為了能更全面地向全球業界傳遞中國FPD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機會、大中小尺寸面板新技術以及涌現出的一大批觸控行業關鍵材料和設備、產業下游企業的新應用等信息,并為業界提供一個信息發布和交流的平臺,深圳市平板顯示行業協會攜手深圳市亞威會展有限公司在高交會期間成功舉辦了第九屆中國國際顯示大會。本屆論壇峰會傳遞出一個重要信息: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平板顯示重要的產業基地。小編通過梳理出席論壇嘉賓觀點,并結合當前產業市場發展,對未來全球FPD市場發展前景進行分析預測并做出以下總結:
我國平板顯示行業發展態勢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新興顯示產業的發展,在過去幾年當中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委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加強規劃、完善政策,積極培育骨干企業,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積極采取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發展途徑,實現了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從無到有的轉型升級�!惫ば挪侩娮有畔⑺径∥奈渌鹃L表示。
目前我國在TFT-LCD領域已完成了較好的產業布局,2012年本土產業規模達到了470億元,2012年前三季度已經超過了700億元,骨干企業均實現盈利。今年前三季度骨干企業像京東方、華星、天馬的凈利潤已經超過了30億,毛利率均在15%以上,專利申請量逐漸翻番,在OLED新一代顯示領域進行了良好的技術儲備,產業總體進入良好發展階段。
全國范圍內已建成高世代TFT-LCD產線5條,在建高世代線6條,產能得到了迅速的增長,我國面板在全球市場占有率已經上升至10%,居全球第三位,具備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今年前三季度本土液晶電視面板自給率已經接近36%,國家貿易逆差逐年縮小,逐步形成了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區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區。
在全球平板顯示產業整體增長趨緩的形勢下,新技術產業化和新產品量產化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國平板顯示企業新技術量產進程明顯加快,以LTPS和氧化物背板技術為主的多條生產線建設進展順利。大家知道像天馬5.5代低溫多晶硅的TFT-LCD生產線、京東方的8.5代氧化物TFT生產線、鄂爾多斯5.5代AMOLED生產線進展順利,有的馬上投產。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南京熊貓等骨干企業在高分辨率、寬視角、低功耗和窄邊框等新技術上加大投入,開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并逐步投入量產。
近年來我國平板顯示技術創新不斷取得突破,在TFT-LCD技術方面,自主建設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首先取得突破進展,骨干企業已將重心轉向LTPS和氧化物等背板引進技術的研發。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以及中電熊貓等高世代線的投產,我國平板顯示配套產業開始取得突破,強大的市場需求帶動了對上游材料和設備的發展,推動了玻璃基板、液晶材料、背光組件、驅動IC等配套產業的國產化進程。在平板顯示創新專項的支持下本地化制造能力不斷提升,骨干企業材料本地化采購率已超過了30%,裝備本地化率已經提升了15%,今年前三季度骨干企業采購材料和裝備金額已經超過了100億人民幣。
從總體上看,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的重要一級,但我們在生產規模、技術研發、人才儲備等方面與國外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產業規模偏小,投資主體分散,產業分散的格局使得企業在采購中沒有成本優勢,銷售沒有定價優勢,研發負擔相對比較高,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二是研發實力不足。我們說TFT-LCD技術儲備不足,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壓力較大,新型顯示技術目前發展步伐相對緩慢,產業化進程落后,專利標準建設亟待加強。三是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我國在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等方面缺乏相關的優惠政策,特別是高端技術人才缺乏,所以人才隊伍建設的滯后將影響國內平板顯示產業的進步發展。
中國成平板顯示重要產業基地
中國大陸發展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將對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產生重要影響。一方面,具備一定規模的中國大陸高世代液晶面板產業,對中國大陸平板電視產業提供有力的支撐,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大陸平板電視行業依賴進口面板的被動局面,對平板電視行業的健康發展、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以及塑造國際化品牌都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發展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也將對填補中國大陸平板產業鏈缺環,發展關鍵材料、元器件和平板顯示裝備業,進一步完善平板產業鏈,提高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為發展下一代顯示技術打好基礎、積蓄力量,起到關鍵作用。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方面,隨著中國大陸投入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國際平板顯示行業格局將由前幾年的韓國、中國臺灣、日本三強鼎立,演變為現在的韓國、中國臺灣、日本、中國大陸四強稱雄的格局。此外,隨著中國大陸實現高世代液晶面板的規�;a并具備一定競爭力,以及液晶產業上下游產業鏈在中國大陸的完善,帶來液晶行業的又一輪技術創新熱潮,最終促使液晶面板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和成本、價格的進一步降低,加速液晶顯示在各應用領域的普及。
中國大陸發展平板顯示產業具有產業鏈方面的突出競爭優勢。以液晶面板行業為例,經過多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液晶面板的上下游產業在中國大陸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中國大陸的液晶模組,包括電視液晶模組產量以及背光源產量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占據全球近半的份額。
NPD DisplaySearch高級分析師吳榮兵表示,中國毫無疑問在整個平板顯示市場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是最大的液晶電視市場,也可以算是最大的平板電腦市場,智能手機的滲透率中國比較高。全球的液晶電視市場品牌競爭變得比較快速,這里頭中國力量最值得關注。韓國目前當然是全球第一位,中國電視品牌全球市場份額已經超過日本,中國電視面板的供應在全球也已經超過了日本,目前還處在韓國和臺灣之后,所以中國的面板廠產能擴張,電視品牌廠積極的國內策略和海外策略都是這些變化較大的原因。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信號,在銷售旺季,在全球市場最活躍的不是一、二線品牌,而是中國的三、四線品牌,他們有自己的組裝廠,有自己規模的電視面板采購能力,他們也有很好的海外分銷渠道,所以在全球各地的銷售旺季上,中國三、四線TV品牌慢慢嶄露頭角。
中國面板制造企業技術能力已經基本跟上國際領先水平,全球產業進入技術平衡期,技術跟隨帶來的盈利落后甚至是虧損局面將明顯改善,市場能力成為關鍵因素,國內面板制造龍頭企業逐步完善產線布局,靈活調整產品結構,在國家產業政策扶持的長期利好下,盈利前景良好,營業利潤率位于全球高點。
中國大陸面板發力OLED技術
今年,LG和三星已先后在市場上開售55英寸的OLED電視。在華星光電AMOLED研發部曾志遠看來,今年是OLED市場化的重要一年,一方面小尺寸高清AMOLED面板問世(超過440PPI),另一方面實現了大尺寸OLED面板(55英寸電視)的商品化。
中國的八大彩管廠曾在CRT時代風光無限,但卻在平板電視時代全軍覆沒。中國液晶面板業會像過去那樣被顛覆嗎?這成為2013高交會的國際顯示大會高峰論壇上爭論最多的話題之一。京東方市場部負責人原烽預測,OLED電視只有達到超高清且成本大幅下降,才能打開市場。預計到2017年,OLED電視的成本也只能降到同尺寸全高清液晶電視成本的3.5倍,因此,OLED與液晶會長期共存、相互競爭。DisplaySearch高級分析師吳榮兵認為,OLED電視面板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良率不高,未來OLED良率上來后,前景還是比較樂觀,但在這之前還有痛苦的學習過程。
不過,來自中國臺灣明新科技大學光電系統工程系副教授顧鴻壽則表示,OLED與液晶相比,仍有明顯的技術差距,中國大陸面板業不可掉以輕心。
產業布局方面,京東方在鄂爾多斯的5.5代AMOLED線于11月21日已經正式投產,產能達到5.4萬片玻璃基板,滿產要到明年,產品包括5英寸、6英寸、7英寸和10.1英寸的手機屏。這個投資220億元的項目建成后。京東方某高層人員表示,將有三方面作用:首先,可以更好地滿足國內和海外高端移動終端屏幕的需求;其次,今后將促進穿戴科技、柔性屏的研發;同時,對大尺寸的OLED電視屏的研發也會有促進。
記者在展會現場了解到,不僅京東方在高交會上展示了其AMOLED顯示屏,華星光電同期也在深圳光明的生產基地,展示了第一塊國產的31英寸AMOLED屏。這是在華星一期的4.5代試驗線上生產的,而在11月16日動工的華星光電二期,未來每月生產的3萬片氧化物半導體玻璃基板中,將含部分AMOLED屏。華星光電方面表示,2015年華星量產的AMOLED屏主要用于手機,因為AMOLED用在大屏幕電視上,成本還偏高,生產工藝還不完善。但這并不意味著華星放棄了對OLED電視屏的研發,相反,相關的研發正在加緊推進。
國內另一中小尺寸面板企業深天馬微電子,也正在發力OLED領域。天馬微電子集團研發中心高級總監曾章和,也在中國國際顯示大會上介紹說,天馬很重視AMOLED的研發,并且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預計將于2014年研發出5.5英寸的高清和全高清AMOLED手機屏。
中電熊貓加快建設IGZO高分辨率
在中國電子的戰略布局中,平板顯示系統工程被視為“一號系統工程”重點發展。近年來,中國大陸高世代TFT-LCD產業快速崛起,擁有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中國電子希望借機打造全球最大的液晶顯示產業基地。在京東方、華星光電逐步贏利后,擁有夏普支持的中國電子于上半年宣布8.5代生產線上馬。
中電熊貓液晶公司常務副總裁孫學軍表示,整個中電熊貓的液晶產業是引進技術在進行建設和發展,新一代8.5代線也是跟夏普合作,引進最新技術來進行建設和投產。目前在全球IGZO的量產技術在夏普導入量產,所以整個項目的建設也是在技術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和建設投入,使得整個液晶面板產業能夠進入到一個先進的行業,這樣有利于推進國內面板企業在金屬氧化物技術上的發展,希望能夠促進IGZO技術盡快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結語
整體來看,中國面板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不是亦步亦趨的跟隨戰略,而是未雨綢繆的前瞻戰略。也就是說,在面板技術研發領域,必須實現產業化發展與基礎技術研究同步進行,在當前國內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相繼投產甚至滿產的情況下,企業必須立足當代面板顯示技術的產業化應用,不斷強化在未來新型顯示(如OLED、IGZO等)方面的戰略研發投入,構建起支撐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能力,才能走向世界。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