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資巨頭索尼將 PC業務和vaio品牌全盤出售給JIP,同時宣布分拆電視業務,針對其電視業務采取一系列降低成本的舉措,未來聚焦移動產品線中的手機和平板業務。至此,索尼從昔日引以為傲的PC業全線退出。
同時,2014年,松下、東芝等日資品牌均在中國市場加速“瘦身”彩電業務,本土企業迅速崛起,在原本被外資品牌霸占的大屏領域快速拉開戰局。
一邊是帶著互聯網思維,打著顛覆傳統電視行業格局旗號出現的互聯網企業,一邊是聯合互聯網巨頭積極布防,擁抱家庭互聯網時代的傳統彩電巨頭,2013年下半年雙方在輿論戰場的對峙和沖突成為行業競爭的焦點。
從雙方競爭手段主要集中在以價格戰為核心元素的營銷和公關領域的“隔陣叫戰”到真槍實彈,2014年伊始,長虹推出家庭互聯網CHiQ電視,國美宣布將與格力、海爾等企業深度合作,家電業戰局以傳統彩電行業的反擊拉開了序幕。
索尼分拆電視
外資品牌“去彩電化”
由于電視業務依舊未能實現盈利,為削減赤字,一直戰線拉得較長的索尼在砍掉PC業務同時,宣布分拆電視業務,將其作為全資子公司進行運營。畢竟,從目前來看,索尼的電視業務很可能將連續第十年出現虧損。
除索尼而外,松下電視也持續虧損,成為巨大赤字包袱,連續在華關閉幾家電視機工廠,并宣布2014年3月停產等離子電視;惠普也開始電視業務轉型,試圖走高端路線扭虧。
業內人士認為,去年以來多家日本彩電巨頭相繼退出中國彩電市場,留下的市場空白給國產品牌帶來進一步擴張空間。而大屏不再是外資品牌的專利,本土企業將在高端市場的布局趨之若鶩,在2014年引發一場混戰。
去年,伴隨著樂視、小米等互聯網行業巨頭高調宣布進軍電視行業,互聯網思維成為傳統行業熱門詞匯。互聯網企業涉足家電業在價格和內容有優勢,而配送,售后等短板依舊讓其遭遇巨大壓力。
過往彩電企業主要是靠銷售硬件獲取一次性利潤,而彩電市場上的產品也都是由彩電廠商,甚至是上游的面板廠商來驅動的,無論是LED背光的高清液晶電視,還是3D液晶電視,節目資源匱乏。雖然產品新功能讓彩電產品有更大的溢價空間,但是消費者購買后,這些功能卻成為永遠不激活的死功能,成為此前智能電視激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長虹、創維等老牌彩電巨頭在多年的摸索和業績徘徊后,在家庭互聯網領域進行著以用戶需求導向的重大變革。
圍繞著過往智能電視人機交互體驗,內容搜索便利性,可移動性方面的痛點,傳統家電企業長虹近日推出國內首款三網融合智能電視新品CHiQ電視,這也是長虹去年10月份拋出家庭互聯網概念,在家庭互聯網系列差異化產品領域的產業化的落地。數據顯示,該款電視在60分鐘內預定近千臺。
業內人士認為,與去年互聯網巨頭以超低價格作為競爭利器殺入智能家電行業不同,長虹這次推出的55寸和CHiQ電視的價格近萬元,預示著2014年智能電視領域的競爭也不再是單一的價格競爭。
創維、TCL等傳統彩電行業巨頭通過與阿里,百度愛奇藝等互聯網巨頭的戰略合作,以家庭互聯網電視來作為抵御樂視、小米等競爭對手的價格進攻,智能電視爭奪戰依舊將在2014年得到延續,并且將在大屏領域更為突出。
彩電行業人士指出:“目前長虹等家電巨頭已開始將精力放在用戶需求調研和解決用戶體驗痛點的產品的開發上,開始探索 終端+數據 的新商業模式�;ヂ摼W企業的殺入,讓此前缺乏變化的彩電行業再次引發市場關注,而互聯網企業也給彩電行業帶來了新的營銷思維和商業模式�!�
長虹推“天價”電視
股價1個月上漲26%
互聯網企業進入家電業以價格競爭的方式低價打開市場,智能電視的硬件銷售價格一再刷新新低,傳統家電巨頭也開始尋找突破口,而這種趨勢是否將在2014年愈演愈烈?
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節節后退之際,不約而同地將電視業務在大尺寸領域的表現視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與索尼等外資巨頭的同尺寸智能電視類似,長虹采取的卻并非低價策略,這一做法顯然與整個市場的價格戰主旋律背道而馳。
在智能電視,特別是入門級智能電視都在2500元以下的價格戰泥潭中搏殺的時候,長虹推出的CHiQ電視在萬元左右。
對于該款電視采取如此高的定價,長虹集團新聞發言人劉海中表示:“繼續在中低端產品領域進行價格戰將損害整個彩電行業的利益,2014年價格戰不會再是智能電視的主要元素,而彩電企業之間的競爭將回歸用戶需求為核心的價值戰。智能電視行業仍處于混沌狀態,長虹CHiQ電視的出現是一個契機,是新商業模式的應用�!�
2月7日,四川長虹漲停,收盤價3.64元,以1月8日收盤價2.68元計算,1個月上漲26%。“天價”電視受到市場追捧。
業內人士認為,去年受到節能補貼政策退出影響,液晶電視價格的持續走低給企業帶來業績壓力,大部分品牌的核心經營指標,如毛利率都出現了很大的下滑。
帕勒咨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指出,2014年智能電視價格降價空間有限,價格戰將很難規模性打響。本土彩電巨頭的全渠道布局優勢將凸顯,然而仍需進一步打開三四級市場空間,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據了解,正是因為價格戰難以為繼,加上家庭互聯網時代廠商對用戶需求的重視,大部分彩電行業廠商的2014年策略都有了很大調整。
一位家電廠商高管表示,“2014年中國主要彩電廠商之間的競爭應該是技術和中高端領域的競爭,跨界的終端整合是傳統彩電巨頭和互聯網行業挑戰者都應該探索轉型的新方向。”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