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代替控制器,手掌代替屏幕,玩“俄羅斯方塊”(攝影:Chris Harrison�
“隨著便攜終端體積不斷縮小,用戶界面也越來越不便于使用。我們希望能夠解決這種兩難困境”(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生Chris Harrison)�
Harrison與美國微軟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以手及手臂表面作為觸摸面板的技術“Skinput”。“我們試制了一個可實際運行的系統”(Harrison)。只需用手指在手掌及手臂等的表面輕輕敲擊,即可操作游戲機、音樂播放器及手機等�
系統由內側安裝聲波傳感器的袖箍及計算機構成(�1)。將該袖箍戴在手臂上,用另一只手的手指輕輕敲擊手臂及手掌后,其振動會轉換為聲波脈沖,然后經皮膚表面傳送。安裝在袖箍上的聲波傳感器檢測到該脈沖后,向分析信息的計算機傳送�
Harrison等通過關注聲波脈沖的波形及強度因敲擊手臂及手掌的部位不同而發生變化這一點,還開發出了根據該波形信息等通知敲擊的是手臂哪一部位的軟件。“如果是手臂及手掌的固定部位�20次操作中,錯誤不�1次。其錯誤率與iPhone的觸摸面板相當”(Harrison)�
Skinput還將顯示器功能單獨分割出來。具體實現方法是,利用小型投影儀,將手掌及手臂作為顯示器使用(右上方的圖片)�
Skinput利用投影儀以手掌等代替手機界面這一點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開發的“Sixth Sense”相似。不同的是,“利用Skinput時無需使用攝像機,還無需圖像識別及顏色標識等,處理起來比較容易”(Harrison)�
�1:利用向手臂傳送的振動檢測位置卡內基梅隆大學等開發的系統的概要。系統由袖箍、計算機及投影儀構成(a)。袖箍內側安裝有聲波傳感器(b)。該傳感器可檢測敲擊手臂時的聲波脈沖(c)。根據敲擊位置的不同,位置檢測精度會略有波動。(攝影:Chris Harrison�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