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網� 5�16日消息,小米公司昨天�5�15日)下午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新品發布會,隆重發布了小米電視2代,配備�49英寸LG/華星光電�4K超高�3D面板,配備獨立音響,售價�3999元�
不過有面板行業的專業網友指出,小米標榜的4K屏其實是“�4K”,不過是高精細度1080p顯示屏,并感慨RGBW技術英雄無用武之地,反被糟蹋�
該網友首先從面板價格上否定了小米電視2代采�4K屏的可能。目前來說,49英寸的面板共有三種規格:RGB 1080p;RGBW +Half Cut 1080p;RGB 4K。其中RGBW +Half Cut 1080p可以用來做假4k�
實際情況來看�49英寸的面板,實際批發兩萬片以上,最低配的最低價(約數)�:
之后該網友對國家4K屏幕標準�4K屏幕的技術標準進行了科普�
因為我國�4K標準有漏洞,只標明了分辨率達�3840x2160即視�4K,因此現在存在一個比較無恥的現象,那就是很多國產廠家,把那個RGBW + 半像素技術的1080p當做4K來賣�“�4K”面板的實際物理分辨率 �7680x2160;但是問題在于, 這是半像素技術面板,不是兩個像素,所以實際上真正有效的物理像素只�7680x1080�
按照小米這種檔次,這個價格根本沒有成本上RGB 4K。而且LG壓根就沒�49英寸的低端RGB 4K面板外銷�
因為借鑒了YUV視頻規范的說法,RGB三色像素,合成一個亮度通道像素,W,本身就是一個亮度通道像素,這種面板的理論亮度通道分辨率是3840x1080,當然按照國內的半像素也是像素的謬論,就�3840x2160的亮度通道分辨率,完全符合我國所謂的4K規范�
不過,對于彩色面板,只有RGB是有效的彩色像素,所以這種面板還是1920x1080的。國產偽4k電視從驅動板到模組的面板,對應縱向的排線只有1080,而不�2160�
現在這種利用RGBW+Half Cut�1080p來做�4K的,就是類似拜耳模式的傳感器的借臨近色彩補差值的方法。這種面板的亮度分辨率能夠達到3840x2160,而有效色彩分辨率只有1920x1080,但是兩個RGB矩陣之間都有一個W隔開,所以這個W,就成功地利用人眼的特性從左右兩個像素里“�”到了色彩。然后再算上所謂的“半像素也是像�”,到了人眼,所謂的“物理像素就成�3840x2160”了,但實際有效的分辨率只�1920x1080�
這種所謂的“4k”,在日本是不能叫�“4k”的,它還�1080p面板,因為日本規范是“ 有效彩色分辨率達�3840x2160以上即是UHD TV”。而中� 只寫�“分辨�3840x2160” , 大有空子可鉆�
這種“�4K”,按照物理分辨率來計算,其實是RGB 1080p面板的精細版,從性能上也是改良版。這種“�4K”面板,它本身相對RGB真正具有的最大的優勢是弱色的動態響應時間更快,以及弱色的細節表現力能夠增強。當然,這個技術是針對液晶這種有慮光效應的東西而言的,對于自發光設備用處不大,甚至有副作用,出現嚴重反效果。而且對于
總的來說,這是個好技術,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用錯了,就做成了所謂的“�4K”�
現在的LCD面板對應的驅動,還有輸入信號,都是RGB的。這使用的是調色法,也就是RGB三原色混光法�
而另一種,直接利用YUV進行處理后能直接輸出的,是增色法。增色法,其實很容易理解� 打開ps軟件看里面的色彩取樣� 就有灰度和色彩分開的參數� 增色法就是提取Y通道信號,給W像素顯示亮度通道,再用YUV 2 RGB -(減)Y 編譯成的RGB增色信號輸出到RGB像素里,給灰階上色。這個方法現在還沒有實現,只是理論上的東西� 因為這里必須依靠多重�“亮色分離”�“色彩補差”,軟件處理復雜度略大,而且RGBW只對液晶有改善,對于三原色自發光的那種OLED,完全沒有多大作用,反而容易出現副作用�
而對于LCD來說,灰階變化,在RGBW里能夠是W單一的變化,而不是RGB三色像素的變化,無疑降低了灰階和弱色的動態響應時間。而且也能通過增色法提高弱色的細節,降低LCD的慮光效應帶來的影響。雖然實現難度較大,但是還是比較可行的一種好技術�
該網友感慨道,RGBW技術用來做“�4K”,真是最令人感到難過的事;簡直就是叫一個物理學家去耕田;糟蹋了技術,教壞了后來人。RGBW 這是一種理想的LCD改良技術;現在完全糟蹋敗壞了。這完全就是搞錯了方向�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