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日,TCL集團發布摘牌公告,宣布已與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超投)就其手中持有�30%華星光電股權簽署股權轉讓合同。意味著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醞釀已久的面板股份回購計劃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李東生提前履行承諾,在華星光電成立之初作為主要出資人出現的深圳市政府將完全退出,TCL集團持有的華星光電股份比例將在今�12月達�85%。而回購華星光電的股份,僅僅是TCL集團面板計劃的一小步�
提前履行承諾
顯然,李東生認為現在是履行當初承諾的最好時機。李東生曾在3�31日的“IT領袖峰會”上解釋回購華星光電股份的行為時稱,華星光電項目啟動之初,雙方就約定在五年內回購,“只不過現在華星光電經營不錯,我們提前履行承諾�
4�25日,TCL集團新出爐的一季報顯示,TCL集團當季實現營業收入184.67億元,同比增�27.31%;凈利潤則達�3.04億元,同比大幅增�691.65%。TCL方面將凈利增長近700%歸功于華星光電的業績增長。據公告顯示,華星光電當季銷售液晶面板和模組產品合計493.2萬片,實現銷售收�33.63億元,實現凈利潤4.08億元,其中經營性盈�3.52億元。華星光電在第一季度取得的良好成績導致其在TCL集團中的業務占比大幅提升�18.21%。而在2012年財報中,這個數字只�10.55%�
據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目前國內市場對32英寸面板的需求比較旺盛,TCL集團堅持主銷32英寸面板的策略,使其在良品率、成本上都享有優勀事實上,除了自身業績增長外,華星光電為TCL集團帶來更多的是整條產業鏈垂直整合的協同效應�
李東生曾表示,全產業鏈垂直整合帶來的協同效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穩定TCL集團彩電整機的液晶面板供應;二是通過直接在下一代面板上整合驅動芯片,提高新產品技術開發的效率。目前看起來,這種產業垂直整合帶來的最直接的協同效應是拉動了多媒體業務的增長。事實上,這種協同效應在去年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來�
據記者了解,華星光電去年50%的產能由TCL集團消化�2012年,TCL的LCD電視機銷量達1553萬臺,同比增�43%。而TCL多媒體為今年定下的銷售目標是1800萬臺�
提升大尺寸面板銷售比�
1800萬臺的龐大目標,顯然不可能僅僅靠華星光電。回購華星光電三成股份,僅僅是李東生面板計劃的一小步�
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在李東生拿回三成股權后,極有可能會通過發債的方式來融資,但也不排除增發的可能性。回購之后,TCL集團對華星光電的持股將增�85%,有助于提升TCL的業績。但市場預計2014年面板業又會供過于求,從長期看TCL的風險會加大,融資才是最好的方式�
李東生也曾表示,未來華星光電將在相對降低TCL集團持股比率的同時,擴充華星光電的液晶面板生產線。顯然,在李東生的面板規劃里,華星光電并不僅僅只有一�8.5代線。他曾表示,現有一�8.5代生產線不足以覆蓋彩電、液晶顯示屏的所有產品尺寸,未來將考慮建立更完整的產品線和擴充產能�
據記者了解,雖然華星光電在技術成熟的32英寸面板市場上保持著成本優勢,然而國內市場上京東方、熊貓等企業�32英寸面板上的激烈競爭已經使面板價格持續走低,主�32英寸面板的華星光電將面臨著無利可圖的局靀�
事實上,意識到華星光電對32英寸面板過于依賴的李東生,已經將目光投向了利潤率更高且價格更高的大尺寸面板。TCL第一季度的公告顯示,華星光電未來將提�46英寸�48英寸�55英寸產品的銷售比重,來實現今�1800萬臺的LCD電視的銷售�
群智咨詢研究總監李亞琴分析稱,TCL目前32英寸面板的比重已�2012年的占比90%降至目前�70%左右,�46英寸�48英寸�55英寸電視面板也已量產。但顯然,在三星、夏普等大公司盤踞的大尺寸面板領域,TCL能從這些強大的競爭對手中搶下多少市場份額,還是一個未知數�
填補小尺寸“空白區�
4�28日,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東湖賓館簽約,共同成立了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在東湖高新區建設�6代LTPS(OXIDE)LCD/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
據悉,該項目總投�160億元,公司注冊資�70億元,這也是華星光電三期項目。第6代LTPS(OXIDE)LCD/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一期設計產能為3萬片/月,玻璃基板尺寸�1500mm×1850mm,產品定位為高端中小尺寸平板顯示器,生產手機�3-7英寸顯示模組和平板用6-12英寸顯示模組。該項目建設周期26個月�2014年第四季度動工,2016年底量產。達產后每年生產顯示面板或模組約8800萬片,實現產值超百億元�
對于該項目的市場前景,TCL方面表示樂觀,預計會產生較好的效益。近年來,大尺寸液晶面板利潤逐步下滑,制造商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反觀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采用的中小尺寸面板利潤率卻持續提升,成為平板顯示產業新的增長點。可以說,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的市場總量已經超過大尺寸的電視,成為顯示領域中最大的細分市場。正因如此,不少面板廠商都在積極調整市場策略,將生產重點向中小尺寸市場轉移�
客觀來看,華星光電在中小尺寸面板領域一直處于“空白區”。 2009年華星光電正式啟動了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一期項目。在滿產滿銷的情況下,TCL�2013�4月在深圳投資244億元建設�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二期項目,其中預留一部分產能用于生產OLED電視面板�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顯示面板、芯片產品消耗國,但70%的顯示面板�80%的芯片都依賴進口。從規模來看,TCL華星光電目前僅有2�8.5代線�1�4.5代試驗線。雖然已經實現滿產贏利,但是規模和產能不足,為此TCL一直謀劃投資中小尺寸面板市場。近年來,平板顯示技術不斷升級,應用LTPS技術的中小尺寸面板需求不斷提升,此次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成立,使其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實現產業技術升級的必然選擇�
從TCL的角度來看,武漢華星光電項目暨華星光電三期項目的啟動,是華星光電強勢進軍中小尺寸顯示、增強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措。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便攜式移動終端的數量還在持續高速增長,而顯示面板是移動終端中價值最高的部件,同時TCL集團內部也有手機面板和顯示模組的巨大需求�
TCL方面表示,為了把握市場機會,2013�5月,華星光電考慮啟動�6代LTPS-LCD平板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華星光電看中武漢的人才、科教、環境優勢以及顯示產業的基礎,經過雙方多輪的溝通協調,三期項目最終落戶武漢光谷,將中小尺寸顯示研發和生產基地放在武漢。武漢華星光電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發揮TCL集團在手機等移動終端的垂直產業鏈整合優勢,同時也為武漢華星光電帶來較為穩定的市場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武漢華星光電項目將瞄準LTPS和OLED新型顯示技術。在自主研發技術方面,武漢華星光電項目啟動之前,華星光電已經具備上馬第6代LTPS-LCD及AMOLED的條件,�4.5代試驗線已經開始研發LTPS、AFFS、Oxide、AMOLED、Touch等前沿技術,并積累了豐富的產業化經驗�
武漢華星光電項目符合國家“十二五”時期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的規劃。它選擇落戶武漢,將進一步加強光谷在光電顯示領域的實力,搶占顯示領域的技術制高點,提高我國在移動互聯終端的產業配套能力,帶動相關上下游產業發展,形成更具有競爭力的光電子產業集群。項目建成后,還將進一步提高國內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的自給率,推動中部地區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使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布局更加完善�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