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識別即指通過比較不同指紋的細節特征點來進行鑒別。由于每個人的指紋不同,就是同一人的十指之間,指紋也有明顯區別,因此指紋可用于身份鑒定。1684年,英國植物形態學家Grew發表了第一篇研究指紋的科學論文。1809年Bewick把自己的指紋作為商標。1823年解剖學家Purkije將指紋分為九類。 1880年,Faulds在《自然》雜志提倡將指紋用于識別罪犯。1891年Galton提出著名的高爾頓分類系統。之后,英國、美國、德國等的警察部門先后采用指紋鑒別法作為身份鑒定的主要方法。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FBI和法國巴黎警察局于六十年代開始研究開發指紋自動識別系統(AFIS)用于刑事案件偵破。指紋自動識別系統。九十年代,用于個人身份鑒定的自動指紋識別系統得到開發和應用。
聯發科旗下轉投資觸控IC設計廠匯頂科技(Goodix)與F-TPK宸12日在深圳聯合發布IFSTM指紋辨識技術。此舉讓業內更期待觸控IC大廠F-敦泰的應戰策略,F-敦泰已預告今年年底前要推出指紋辨識IC。
隨著智能型手機內容安全管理的強烈需求和行動支付的巨大應用潛力,行動終端指紋識別技術將更為廣泛應用,目前臺灣有F-敦泰、義隆電及神盾發展指紋辨識IC。
匯頂指出,IFSTM(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技術有別于傳統模組式的指紋感測器,因此手機廠商無需在手機前面板或于背蓋上開孔植入指紋感測器模組,而是將指紋感測器隱藏于觸控面板之下,IFSTM指紋技術的增加并不會改變手機原有的設計風格,也無需用戶改變對安卓手機的使用習慣,而且可應用于玻璃及藍寶石保護外蓋上。
事實上,在今年5月,匯頂已率先提供適用于行動終端的藍寶石指紋辨識IC,目前亦完成與宸鴻攜手在全球首家推出指紋辨識IC與觸控面板一體化的IFSTM技術。預料該技術將可讓智慧型手機可以兼顧外觀設計與指紋識別功能的需求,同時簡化指紋辨識IC的模組化過程,并將與觸控面板生產設計作為融合。匯頂表示,已為IFSTM技術進行完整的專利布局,并針對IFSTM技術在電路、演算法及結構上等共申請29項國際、國內專利。
匯頂副總經理龍華與宸鴻中國區技術長李裕文聯合宣布推出新一代指紋辨識IFSTM技術,并展示了技術工程樣機,令現場大陸手機供應鏈廠商留下深刻印象,匯頂表示,現場反應預告著該技術的大規模量產即將到來。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