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D中國在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舉行竣工典禮,標志著LGD廣州8.5代線正式竣工投產。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陳志英等政府代表及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副部長文在燾等韓國政府代表,LG集團會長具本茂及LGD社長韓相范,LG電子中國法人社長慎文范以及長虹、海信、康佳、創維、TCL等企業及供應商代表參加了竣工典禮�
LG Display中國為LGD公司、廣州開發區及LGD的戰略合作伙伴創維以70:20:10的投資比率投資而建,項目總投資額達40億美金。LGD希望通過本地化生產,提升其在中國電視市場的競爭力。廣�8.5代線LCD面板工廠占地�33萬平方米。自2012�5月開始動工,歷時兩年4個月。加上LGD的模組工廠,上、下游配套廠商園區等廣州LG Display平板顯示產業園區占地約達200萬平方米�
據了解,LGD中國主要生產55英寸�49英寸以及42英寸電視用大中型超高清及全高清液晶面板產品,啟動之日起,將以每月�6萬片玻璃基板的速度啟動生產,在2016年年末提升至最大產能每�12萬片,這將進一步擴大LGD的市場地位。LGD廣州8.5代線的投產,也補齊了廣州平板顯示產業鏈最關鍵的一個環節,一條一體化完整產業鏈正在形成�
隨著LGD廣州項目的正式竣工,中國大陸面板產業戰火將再次燃起,華星光電、京東方都嗅到了來自對手的濃濃殺氣�
項目一波三折終竣工
LGD社長韓相范感慨道,廣州液晶面板廠竣工投產并非一帆風順,經歷了許多艱難險阻。在大規模投資帶來沉重負擔及全球液晶面板產業受到沖擊的情況下,業界曾對增加大型液晶面板生產持有懷疑態度等,這一切都給廣州液晶面板廠的建設帶來了負面影響�
正如韓相范所說,LGD廣州8.5代線的誕生確實不容易�2010年年初,在電子信息業振興規劃和彩電業振興規劃的鼓勵下,合肥、廣州、蘇州、成都、南京五市向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遞交了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材料,各地項目的技術、投資合作方分別為京東方、LGD、三星、富士康、夏普。業界普遍預計出于產能調控的因素,上�5家最終僅有兩家獲批,俗稱�5�2”。為了在競選中脫穎而出,各家企業使出了渾身解數�
在拿到面板工廠的準生證之后,LG亦數次推遲開工日期,業界一度以為該產線將夭折�2011�3月,LGD宣布,鑒于液晶面板市場漸趨飽和,決定推遲生產線開工日期。半年之后,在已訂好動工日期的情況下,該線的開工卻再一次被推遲。當時,參股方中國創維集團新聞發言人證實稱,推遲就是與全球市場受到沖擊有關系� 當時全球市場由于供過于求,面板價格一路下滑,各大面板企業盈利能力堪憂�
時間緊迫 LGD投產時不待他
盡管曾經猶豫,但目前LGD已經意識到了來自對手咄咄逼人的壓力。作為中國最大的彩電工廠,各大面板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得中國市場得天下� ,就在上個月,TCL集團公布一項再融資計劃,擬定向增發融資57億元,主要投向旗下華星光電二期工程。梁振鵬指出,只有盡快投產才能建立穩定的上下游合作關系,先行占領市場� LGD也會意識到緊迫性�
此外,市場也有所好轉,比起兩年前,面板價格有所回升,中國大尺寸TFTLCD面板的需求增長迅速,4K電視市場也正逐漸由中國往全球市場擴展,根據NPDDisplay Search最新的月度面板市場動態預計,從7月起�9月期間液晶電視面板出貨將溫和回升�10月起有所回調�
最讓LG忌憚的是面板關稅的提升。盡管沒有準確時間表,但這的確像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面板關稅呼聲越來越高,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認為,未來五年中國平板產業仍將處在攻堅期,需要國家給予更多政策支持,并建議國家將液晶顯示面板關稅稅率�5%提高�10%。作為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更是舉起保護民族工業的大旗高調提倡,他在提案中就指出“在關稅政策上加大對國內平板顯示企業的保護力度意義重大,應該將液晶面板進口關稅由目前的5%提高�8%~10%”�
華星光電優勢被削�
李東生提議提高關稅,是深知以LGD為代表的韓系面板強大的競爭實力。LGD與同門企業三星被稱為面板行業的雙煞。不過近年來,三星顯得低調。而在各大整機企業的合作儀式上,LG頻頻作為合作伙伴從幕后走向臺前,以求增加面板的品牌影響力�
這家企業在面板市場打贏了數次經典戰役�2011年自3D電視面世以來,按照顯示技術的不同,彩電企業分為兩大陣營——主動快門式和偏光式。“偏光、偏光”,這個名字就容易讓人產生偏見,所以向來擅長為產品包裝的LGD給它取了個新名字——“不閃式”�
LG的產品推廣策略,已經讓品牌深入人心。在賣場,LGD面板已成為促銷人員招攬生意的金字招牌。國內主流企業華星光電、京東方等企業在品牌影響力上遠低于LGD。目前,中國彩電整機廠商仍然忌談產品采用國內面板。家電分析師劉步塵指出,若國內企業價格相等的情況下,整機企業勢必加大LGD的采購,會很大程度分流國內企業的客戶�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對于偏安北方市場的國內面板企業京東方,受到影響遠不及華星光電。LGD在華星光電腹地落子,后者承受的壓力不容小覷�
家電觀察家梁振鵬認為,珠三角地區為中國彩電生產基地,LGD的布局已經抹殺了華星光電運輸成本優勀�
此外,奧維咨詢產業中心副總經理李秋緯分析表示,相比其他的面板線,8.5代線的攤抵折舊金額相當高。以一�8.5代線投資金額�30億美元為例,韓國廠商的折舊普遍是4年,我國臺灣廠商則為5+1年折舊,因此每年折舊金額高達5億~7.5億美元,這對國產品牌獲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星蘇州8.5代線項目去年投產,LGD今年投產。劉步塵指出,兩家韓國巨頭在中國投產面板對中國面板企業的影響還不算大,等�2015年年底滿產后,兩家企業遭受的沖擊更大。對此,TCL集團和華星光電CEO薄連明都未向筆者做過多表態�
在面板投產儀式上,下游合作伙伴創維、長虹、康佳、海信彩電板塊的老大悉數到場助陣。從現場陣勢上來看,LGD也希望新工廠產品能獲得下游企業的迅速認可�
梁振鵬指出,拉幫結派是面板企業的必修課,這樣能保證穩定的下游出海口。從目前來看,在各種場合,作為面板廠的參股方,創維無可置疑已經成為LG在下游的吹鼓手�
但因為忌憚宣傳國產面板化,TCL、京東方的擁躉并不高調。加之,TCL多媒體部門和創維、海信、長虹整機市場競爭仍處于膠著狀態。業內人士認為,除非TCL面板價格競爭力非常有優勢,否則整機企業主觀意愿上不愿通過面板業務為TCL充裕現金流�
對此,群智咨詢研究總監李亞琴認為,國內面板廠面臨產能釋放和技術升級的挑戰,必須擴大“出海口”。一是市場多元化,不要只盯著電視;二是創造新的應用;三是增加面板出口�
國內面板行業競爭格局將生�
目前,國內已經有京東方北京和京東方合肥、華星光電、三星蘇州、LGD廣州五條8.5代線投產,還有多�8.5代線在建。中國面板銷售額2012年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產地,直追韓國與中國臺灣地區,但中國大陸面板的競爭也日趨激烈�
2014年下半年,國內面板產能的擴增主要集中�8.5代線,其中華星光�8.5代線月產能擴增到14萬片大板,京東方合肥8.5代線月產能也將爬升到6萬片大板。但產能的增加將主要投入在大尺寸和高端產品上,這有利于產品結構提升,但并不會提高中國面板廠在大尺寸市場出貨量的占有率。群智咨詢預計,下半年中國面板廠在全球大尺寸市場的市場占有率將達�16.2%,較上半年略下降0.5個百分點�
此外,下半年電視面板的自給率也將大幅提升。加上三星蘇州廠和LGD廣州廠的產能,總體計算自給率,預計下半年中國電視面板自給率將達到47.6%,環比上半年增長14個百分點,全年自給率將達�40.8%。到2015年,隨著中電熊貓8.5代線、京東方重慶8.5代線和華星光電深�8.5代線第二工廠量產,自給率有望提升�58%�
在平板電視市場,除了擴大�32英寸市場的既有優勢外,華星光電和京東方還�55英寸UHD�49英寸UHD等大屏幕、高分辨率市場擴大客戶群,其中,除了國內六大品牌海信、創維、TCL、康佳、長虹和海爾以外,三星等外資品牌也加入出貨對象行列�
韓國面板業巨頭LGD廣州建廠可謂深入華星光電“腹地”,隨著LGD廣州8.5代線的投產,未來中國大陸面板產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