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ù)媒體報道,蘋果將�2017年更新的iPhone上使用OLED屏幕,同時計劃將這種屏幕使用到iPad和MacBook上。三星或已經(jīng)拿到2017年iPhoneOLED屏幕的獨家供應權,并有意向PC市場大量提供OLED屏幕�
蘋果將在iPhone系列采用OLED面板幾乎已成定局,這帶起全球面板廠與手機品牌競逐投資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熱潮�
一、AMOLED產業(yè)�(fā)展趨�
1.為什么OLED這么熱?
從去年年底到�(xiàn)在,OLED相關的產�(yè)有幾件大事:
a.蘋果公司原計�2018年在iPhone上應用OLED屏幕,后來提前到2017年;根據(jù)韓國媒體報道,三星已�(jīng)拿到了蘋果的OLED訂單,正在大力擴充產能,根據(jù)我們業(yè)內了解,這個消息可信度很高。以蘋果為代表的消費電子龍頭對整個產�(yè)鏈的影響巨大,目前很多機構調高了對于未來AMOLED的預測�
b.LG大力推進AMOLED電視。AMOLED電視的價格近年來快速下滑,前年55寸電視的價格�6萬左右,去年售價已經(jīng)下滑�2萬,今年55寸OLED電視已經(jīng)�9000~10000塊錢。LG與合作伙伴力推,伴隨技術進步價格下滑較快。我們判斷,在當前售價下,LG可能實際是虧損的,但是他們正在通過降價為后期的產能投放作市場鋪墊�
c.AMOLED在VR領域的應用。FaceBook收購Oculus進軍VR產業(yè),HTC及索尼也�(fā)布了相關VR產品,業(yè)內普遍認為VR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類似智能手機的行業(yè),市場空間極大。AMOLED可以有效消除VR的眩暈感,而從目前產品的分辨率來說與LED差不多,非常值得期待,AMOLED將會是VR最好的顯示方式,空間巨大�
正因為此,所以下游市場非常關注�
2.AMOLED的市場空�
今年以來,第三方機構對于AMOLED市場空間的預測也有很多調整。根�(jù)UBI�(fā)布的AMOLED市場調研報告�2020年AMOLED的市場規(guī)模可以達�717億美元,CAGR=49%,但具體能到達的空間與下游市場的變化息息相關。在去年的報告里,市場空間預測值只�400億美元,CAGR 30%左右。一年下來,整個第三方機構對AMOLED對于市場的預期普遍調高�
3.AMOLED的特�
AMOLED最吸引人的特性在于柔性顯示。目前AMOLED是最有希望達成量產的柔性顯示方式。三星兩年前已經(jīng)推出了可折疊屏幕的概念手機,展示的是一個可以全屏卷曲的AMOLED的顯示屏,此外近期產�(yè)界預期三星柔性屏幕手機有望在今年年底推出�
AMOLED固態(tài)、自�(fā)光、結構簡單和薄膜化特性使得其在柔性領域前景廣闊,目前,三星投產的AMOLED量產線全部是柔性的,國內包括國顯光電和京東方在成都的線也全是柔性的,根�(jù)第三方機構UBI的預測,�2020年柔性顯示市場規(guī)模可以達�477億美元,占整個AMOLED顯示市場份額�66%左右,該�(shù)�(jù)與一年前相比有很大提高�
4.OLED生產線情�
已投產的產線�2016年AMOLED柔性顯示三星一枝獨秀,當前主要是5.5代線�6代線也有部分投產�8代線未來可能在研�(fā)的基礎上轉成量產線。韓國的AMOLED及柔性顯示全球領先,除三星之外,LG走的是極小和極大路線,主要產品是apple watch之類的顯示屏,在智能手表的市場上占有率最高,�(fā)光的技術路線也有所不同,LG用的是白光路線,與三星不同。在這條路線上LG技術上走得很快,在全球做的是最好的。LG未來計劃再建設一�6代線,采取與三星相同的技術路線,目標市場也是中小尺寸,同時LG在大尺寸電視領域也有相當積累�
國內廠商主要包括國顯光電、天馬、和輝光電等。國顯光電目前已投產一�5.5代線,目前正在規(guī)�6代。上海和輝擁有一�4.5代線,正在規(guī)�6代。臺灣友達有一�3.5代線,在新加坡將收購一�5.5代線,友達在技術上有一些積累。Japan Display有一�6代線。上海天馬在廈門�(guī)劃有一�5.5代線,目前專做TFT,上海基地規(guī)劃做5.5代線,在武漢�(guī)劃建�6代線。成都京東方正在�(guī)劃建設一�6代線,目前處在建設中,設備也開始下單了。惠州信利正在規(guī)劃一�5.5代線,下半年預計設備到位�
二、AMOLED產業(yè)鏈分�
1.上游設備領域
AMOLED上游設備包括TFT(陣列)設備,封裝,模組設備。TFT設備與TFT-LCD基本相同,而封裝設備定制化程度比較高,工藝技術都各家獨特的,因此整個OLED產線是定制的,無法標準化。通常OLED的產線建設由面板廠商提出需求,設備廠商來實�(xiàn)。其他還有很多定制化的包括高精密、高溫真空在內的設備,這樣的產�(yè)條件決定了通常AMOLED設備和面板廠商結合相對比較緊密,交流溝通非常頻繁�
OLED設備制造廠商幾乎均來自于日本和韓國,之前是日本廠商技術最為先進,近年來隨著韓國政府產�(yè)扶持政策的落實,三星和LG的發(fā)展帶動了韓國OLED設備廠商技術的突破;國內在高端設備上目前正處于追趕當中。不管日本還是韓國,從整個產�(yè)鏈來看還是有�(jīng)驗可循的,設備和面板產業(yè)的發(fā)展是正相關的,下游面板產�(yè)的快速發(fā)展可以帶動上游設備的�(guī)模擴張和技術提升�
2.中游制造領�
AMOLED成本結構按占比由高到低分別為:有機材料、芯片、FPC、玻璃基板、有機膠。有機材料主要是OLED材料和模組材料,隨著產業(yè)�(guī)模的擴大,整體成本會下降非常快,但目前產�(yè)�(guī)模還相對較小。隨著整個OLED面板產業(yè)投資力度的增加,未來會帶動材料成本較快下降。國內OLED產業(yè)最初原材料�80%需要進口,現(xiàn)�90%的原材料已經(jīng)國產化,生產成本大大下降。通常來說,只要將工藝打通、良率提升上去并產出�(wěn)定后,就可以導入新的原材料。未來原材料國產化一定是個主要的趨勢和方向�
有機材料的主要廠商包括:第一毛織(三星旗下)、LG化學(給三星和LG都有供貨生產)。其他還包括,陶氏化學、出光和斗山電子、德山金屬、Merck等。在整個產�(yè)鏈中,三星是AMOLED的最主要廠商,有機半導體材料和發(fā)光材料是AMOLED的核心材料,三星通過第一毛織開發(fā)出了多種有機材料。但OLED有機材料具有多品類、多路線的特點,因此不管哪一家廠商都不能做到通吃,每一家都是其中幾條技術路線的其中幾款材料做到比較好,整體而言是個百家爭鳴的格局,隨時都有可能有新的產品和技術出來。三星不同代產品里的材料組合里,供應廠商隨時都會�(fā)生變化;LG化學即使與三星相同產品中使用的有機材料也與三星稍有不同。因此從材料廠商的角度來看,要有較為持續(xù)的研�(fā)能力才能在OLED材料領域走得更遠�
從驅動芯片來看,三星主要是通過自己生產。期初三星采用外購的方式,現(xiàn)在越來越多依賴自甀國顯光電的PMOLED產品不少都用國內廠商的,但AMOLED還是以進口為主�
3.下游應用領域
從下游來看,OLED應用非常廣,包括智能手機、智能穿戴、VR、汽車顯示、汽車照明燈。目前智能手機領域OLED滲透率15%,近年UBI的預測已�(jīng)上調�25%~30%。智能穿戴,智能手環(huán),目前中高端智能手表幾乎全部采用AMOLED顯示屏�
智能穿戴領域OLED具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1.超輕超薄,塑料基板可以做�0.2mm厚度,即使用玻璃也在1mm之內�2.非常省電,OLED不發(fā)光就不耗電,本身有背光�3.柔性,apple watch就是一塊方屏,沒有像iPhone一樣的外框,因此形狀可以任意設計,三星和華為的智能手表產品都是圓彀因此在智能穿戴領域,AMOLED和PMOLED占比非常高。此外還可用作車載顯示,主要�(yōu)點包括:1.全固�(tài),抗震性好�2.顯示角度大于80度,不會失真�3.就是顯示效果比較好�#p#分頁標題#e#
三、從國內相關企業(yè)來看,有哪些機會�
終端產品企業(yè)向上游的拓展
第一,中國高端電子制造業(yè)不只滿足于終端產品,越來越向上游�(fā)展。從�(xiàn)實來看,從CRT被液晶顯示技術取代只用了兩三年;OLED是公認的下一代顯示技術,進步的速度也會非常快。大家剛開始也在懷疑OLED能否�(fā)展起來,但以三星為代表的龍頭企業(yè),一直投入大量資源不遺余力在推進OLED整個產�(yè)鏈。從終端市場來看,客戶對OLED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整個顯示界對OLED的看法有了較大的變化�
早前,市場都在懷疑iPhone為何一直不用OLED的屏幕,此前OLED相比前一代的TFT-LCD差異不是很大,不能做出革命性的產品。但自從三星把柔性OLED屏應用到手機后,蘋果看到了這一塊的商機,有望顛覆未來手機的形態(tài)。在下一代產品中。蘋果除了三星外,也在找另外的供應商。蘋果作為消費電子的龍頭企業(yè),每代蘋果手機都代表著當時最領先的技術,而柔性OLED的應用,會推動下游(智能終端)整體的升級和變化�
從產�(yè)格局來看,平面顯示在LCD和OLED時代�(fā)生了較大的變化,LCD時代日本最為領先,其次是韓國和臺灣,中國大陸到2000年之后才形成產業(yè)化。OLED時代,產�(yè)格局完全不同,日本已�(jīng)落在后面,東芝、索尼等大企�(yè)因主�(yè)不濟投入不足,而三星LG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非常領先,中國大陸的OLED產業(yè)僅排在韓國之后,比當時介入LCD時要好很多�
中國起步之初,維信諾和清華大學走在最前面,參與全球標準定制。全球除了三星一騎絕塵外,其他企�(yè)都不能說自己在行�(yè)內具有絕對領先地位,這就給國內面板產�(yè)帶來了難得的�(fā)展機遇。只有面板產�(yè)做起來,上游產業(yè)才能帶動起來,面板產�(yè)的帶動對于上游產�(yè)的發(fā)展是一個機遇。國內在面板上,PMOLED和AMOLED都有�(fā)展,目前幾乎在面板層面都國產化了;在設備的合作上,國內企�(yè)也都在做,未來有望形成固定的合作模式和趨勀�
整個產�(yè)領域里,國外有跑得最快的三星,其他企�(yè)也紛紛跟進,目前國內廠商投資的力度不斷升溫,這就使得行業(yè)的發(fā)展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中國大陸的產線情況,國顯和和輝只做OLED,其他包括天馬、信利和京東方等是OLED和LCD都做。OLED的產線投資額非常巨大,京東方這條線總投資額達�400多億,天馬在武漢的產線要120億,并且之后肯定要追加投資�
但有些人也會問,是不是原有LCD生產企業(yè)花點錢,挖一個團隊再建一條產線就可以切入OLED行業(yè)?事實上不是這樣的,AMOLED的生產必須要公司在研�(fā)上有多年的積淀。首先,從工藝上來看AMOLED和LCD的背板要求有著較大的區(qū)別:LCD的背板僅作為電壓型器件,AMOLED背板要提供驅動型電流,因此AMOLED對面板的均一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生產工藝要求也更高;其次,AMOLED晶體管的集成度要高很多。此外,除了TFT端的工藝之外,AMOLED的技術門檻更集中在OLED端。所有不良品中,66%來自于OLED端,這一塊從材料到工藝都要完全匹配,且非常不標準化。三星在做AMOLED前,是做�7年的PMOLED量產才達到今天的水平�
產業(yè)鏈上相關產品(有機材料等)的國產�
從產�(yè)鏈來看AMOLED的主材,包括玻璃、靶材、化學品、氣體,在這一塊已�(jīng)有很多國內的廠商在提供配套,但有些技術難題的突破還需要面板廠商和材料廠商的通力配合,但我們認為這一塊技術上的解決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從我們對PMOLED的經(jīng)驗來看,國產化的突破也并不是那么難,但是需要一個過程。原材料這一塊未來是一個方向�
從設備來看,這一塊還是一個難點。由于過去OLED行業(yè)70%的投資用在設備上,設備投資占比巨大。面板產�(yè)的發(fā)展對于上游的帶動也是很明顯的,此前我們的機制不太好,搞設備的就自己搞設備,搞面板的就自己搞面板。今后只有設備廠商和面板廠商的通力配合,設備行�(yè)里才可能出現(xiàn)技術突破。這一塊國家產�(yè)扶持政策也有變化,此前是單獨扶持,最近已�(jīng)改成國家把設備和面板廠商拉到一起做課題。我們認為,在未來設備和面板廠商相互帶動的氣氛下,行�(yè)整體一定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突破�
四、熱點聚�
1.國內AMOLED生產線和三星的差距在哪里�
由于良率達不到三星的水平因此成本顯著高于三星,目前三星的良率已經(jīng)�90%以上,而國內只�60%多的良率,國顯近期內目標�80%的良率�
2.是否目前國內企業(yè)買AMOLED只能買三星的產品�
對于AMOLED而言是如此。此前,華為和聯(lián)想和三星都合作過,聯(lián)想的樂Phone和華為的幾款機型內都采用過三星的AMOLED,但三星為了供給自身機型,斷供次�(shù)比較多。一段時間之后聯(lián)想和華為后來都未能拿到貨。目前,三星AMOLED顯示�85%都是供自有品牌使用,外銷到其他企�(yè)的只�15%左右。從去年下半年鑒于智能手機市場發(fā)展速度的放緩,開始逐步加大對外放貨的力度�
�(xiàn)在像華為這樣的企�(yè)要向三星采購AMOLED產品,需要在事前跟他們簽好以確保供應量,同時也在到處找第二、第三供應商�
3.三星產能的提升未來是否會對國內企�(yè)的市場份額形成擠壓?
AMOLED在未來幾年一定是一個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三星近年新�90K產能,基本用在蘋果一家就差不多了,未來整個市場需求會增長得非常快,因此三星不會擠壓國內市場,而是作為領頭羊帶著整個AMOLED市場往前走�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