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2010�2013年連續的高速增長后,近兩年來,國內彩電市場已經迅速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市場需求也已接近飽和。面對這種短期內都很難逆轉的市場環境,跨出國門“走出�”,拓展海外市場已經是國內彩電企業必然要走的一條道路�
近日,TCL與埃及最大的家電企業ELARABY在深圳簽署備忘錄,決定雙方將在埃及建立合資液晶彩電工廠。據TCL多媒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合資工廠期望在未來三年內在埃及以及非洲和中東地區銷售彩電超過300萬臺,并力爭占據當地10%以上的市場份額�
據了解,雙方2016-2017年第一階段的投資計劃,是改善ELARABY工廠現狀以提高生產力和產能,提升注塑、金屬部件、線路板組裝、模組的本地化生產,總投資額�240萬美元�
數據顯示�2015年TCL集團總收�1046億元,其中海外收入占47%。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近期曾表示,希望三年內,TCL集團的海外收入占比能進一步提升至50%�
無獨有偶,國內彩電市場另兩大龍頭海信和創維近期也都對企業在海外市場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目標。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就表示:“海外市場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增長點,我們海外市場的增長速度一定要高于國內的增長速度。并力爭三年內實現收入的‘大頭’在海外的市場目標�”
同時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也在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就強調:“海外市場將大有可為,創維集團在新的歷史機遇下的國際化,不僅要在運作方式上實現升級,還要在海外市場快速實現規模化經營,謀求自主品牌的國際化�”
事實上,上述兩家企業圍繞“走出�”這個大戰略去年以來也是動作頻頻,海信并購了夏普墨西哥工廠及美洲地區(巴西除外)品牌使用權;創維也并購了德國美茲的彩電業務及品牌使用權以及東芝印尼彩電工廠及亞洲地區品牌使用權�
今天,當國內家電企業整體完成普及需求,從成長期步入了成熟穩定期后,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已經是迫在眉睫。龍頭企業走出去尋求突破點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探索,不管是創維提出的“明年在國外再造一個創�”,或是海�“力爭三年內實現大頭在海外”,都是瞄準海外市場拓展發展空間�
當然,對于中國彩電企業的海外擴張,最重要的是各企業的核心儲備技術,不論是海信的ULED電視、創維的OLED有機電視,還是TCL的QUHD量子電視都可以看出中國彩電企業更加注重前端技術。可以說,隨著中國彩電企業在技術層面不斷優化,擁有與世界巨頭一較高下的電視技術儲備,中國企業挑戰日韓,改變全球產業格局已不再是空談�
創造中國自己的世界品牌,一直是國內企業的夢想。然而要想真正在國際市場立足,定位加工制造的國內彩電企業是無法贏得話語權的,提升國產品牌魅力,就要從產品制造向品牌制造轉變,這也是中國彩電企� “走出�”能否走得穩、走得好的關鍵�
來源:上海家電網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