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F膜結構觸摸屏占據千元機以下智能手機的絕對市場份額同時,中國品牌手機的旗艦機型開始對OLED顯示技術趨之若�,僅三星面板廠SDI(SamsungDisplay)接到的2017年OLED訂單就已經超出了三星計劃的產能布局�
據產業鏈傳出的消息稱,中國多個品牌手機廠商為了得到SDI的穩定產能供給,已經提前一年把全年的貨款交付,這對仍然采用所謂供應鏈金融墊付,月結貨款半年以上的LCD顯示屏來說,OLED的商務條件真正的成了屌炸天的逆市行情�
“LCD行業艱難的很大一部原�,就是這種月結帳期的影�,不但拖累了資金回籠速度,同時也為一些品質售后埋下了難以預料的合理賴帳陷��”在手機報的咨詢過程中,有消息人士對LCD和OLED行業冰火兩重天的行情,作出了最關鍵的解��“某些LCD模組加工企業為什么會出現頭兩年銷售收入規模巨�,隨后卻出現銷售收入劇烈萎縮,甚至虧損金額大過銷售收入的情形,就是陷入了上面這種月結帳期過長的商務條件陷阱中。當銷售收入被客戶在線、在途庫存所迷惑,和品質售后沒有得到及時處理所隱虧�,就會出現交易陷阱真正的塌毀�”
“目前OLED行業還處于品質標準沒有被行業充分統一的特殊時�,加上關鍵的上游原材料屬于只能用于OLED顯示的特種材�,也是采用現金訂單再投產的模式供�,讓相關OLED企業還沒辦法接受類似LCD行業交易模式�”一位OLED顯示屏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對手機報表示�“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也需要有真正的資金回籠速度來支�,這其實跟早期LCD的發展歷程十分相�。至于未來能否看到有類似LCD行業的交易模式出現在OLED的商務條件中還很難講,或許哪天局部市場的產能供給過剩開始�,相關的OLED企業也不得不接受類似的條款�”
其實,OLED目前除了能吸引眾多的投資資本注入支持其發展外,這種恐怖的資金回籠速度也讓LCD企業難以拒絕其把研發生產重心轉向OLED。不過從整個觸控顯示技術的全景來看,OLED除了給LCD行業產生真正的沖擊,另一個更為無力應對的就是觸摸屏生產行��
根據供應鏈相關業者傳出的消息證實,蘋果不但將�2017年在一款手機型號上轉用OLED顯示屏,并且仍然要求目前唯一擁有量產供貨能力的SDI,在觸控技術上采用內嵌式模�,把觸控功能整合進OLED基板上�“蘋果對OLED的色彩管理采取了跟LTPSLCD一樣嚴格的模式。蘋果在對多種OLED與觸控技術的組合進行測試后發現,相比LCD而言,外掛式觸控感應器的光學膜和感應器導電鍍�,仍然會對本來就已經變數多的OLED色彩參數帶來更多的色彩管理失效風��”該消息人士認為蘋果此舉并不多��
SDI此前供給三星手機的OLED顯示屏,在高端機型上普遍采用了集成觸控感應器在封裝玻璃上的on-cell內嵌式觸控技�,只有低端的產品為了更快上市,其中部分機型采用了外掛式觸摸屏配置,另外在柔性OLED顯示屏剛推出的時�,為了提升良率,也采用了單獨制作的柔性觸控感應層�“隨著SDI的OLED柔性生產封裝技術越來越成熟,加上蘋果的需求動�,直接在OLED基板上集成觸控功�,已經變得不再困難,相比復雜的OLED制作工藝來看,觸控功能的增加并不會對現有的OLED制程帶來太多額外的困擾�”一位從事新型觸控技術開發的從業人員也對手機報表達類似的觀��
僅管蘋果模式的OLED顯示屏還沒有量產,不過SDI承接中國手機品牌的OLED顯示屏訂�,大部分都推薦客戶全部采用集成觸控感應器在封裝玻璃上的on-cell內嵌式觸控技��“SDI建議客戶采用on-cell觸控技�,一來可以免去SDI為了配合客戶調試觸控效果,再外派本來十分緊張的售后服務工程師人員,二來在省略了SDI產線頻繁調整的基礎上,還能為SDI帶來更大的銷售收入規��“上述消息人士跟手機報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甚至為了配合客戶依然強烈要求采用外掛式觸摸屏的需�,SDI建議客戶在訂單規模不大的情況下,直接采購SDI現有帶on-cell內嵌式觸控技術的量產產品,然后在裝機過程中自動忽略掉on-cell內嵌式觸控技術,加載自己的外掛式觸摸屏進行調試生產�”
據手機報統計,在蘋果新iPhone將導入OLED的影響下,在硬體上總以蘋果馬首是瞻的相關中國手機品牌�2016年對OLED顯示屏的需求總量顯示超�2億片,規模相當于SDI要增加一整條月投片量3萬片�6代OLED工廠。SDI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也已經計劃把現有的小尺寸LCD電視面板產線轉為生產OLED顯示�。但從目前的進度�,SDI實際落實的產能卻不到四成,目前各終端品牌仍在艱難的與SDI進行產能談判�
不過SDI的OLED顯示屏在全球手機市場上的占有率超過了96%,僅按照SDI現有的產能規劃,即便算上量產成本下降造成的單價降�,手機報測算2018年SDI的OLED顯示屏銷售金額也將達�1300億元,相當于去年規模�1.7倍以�,出貨數量也將占市場總量的三成多�
如果按照現有的趨勢發展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在LTPS和a-Si工藝的LCD顯示屏上進行內嵌式觸控技術整合。不算蘋果與部分國際品牌已有的需�,中國國產品牌在拿不到OLED顯示屏產能的情況�,也會轉用in\on-cell內嵌式觸控LCD顯示屏來應對來自OLED顯示屏的競爭�
從上游芯片廠商的預測�,僅2016年面向中國國產品牌的in\on-cell內嵌式觸控LCD顯示屏出貨量都會接近0.3億片規模,遠超之前的市場預測。從市場接單情況來看也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日�、韓�、臺灣企業,出現完全接不到手機觸摸屏訂單的情況了。有芯片廠甚至表示,外掛式手機觸摸屏已經完全是中國企業的天下了,僅管未來它們的日子也不見得好過�
“SDI除了產能的限制外,還有幾個因素會導致整個市場產生變�,一是三星為了打開市場在平板電腦上也大量裝置OLED顯示�;二是為了保住手機業務,穩住手機的市場份額,三星在中低端手機上也大量裝OLED顯示屏來差異化競�,同樣會減少對外的OLED顯示屏產能供�;另外一個市場需求是筆記本電腦,各個PC廠商為了能在整體市場沒有回暖跡象的情況下,刺激用戶的購機欲�,把OLED顯示屏作為新的亮點來吸引眼球也是市場的剛需�”上述從事新型觸控技術開發的從業人員對手機報表達了更深隱��
“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需求對中國國產手機品牌客戶的OLED產能供給分配來說,是致命的打�,因為它將瘋狂的吃掉本來就已經十分緊缺的OLED產能,甚至目前SDI已經談判落實好給中國國產品牌的產能也會受到影響。因為從過往的情況看,SDI除了保三星及類似蘋果這種重點合約客戶�,SDI跟所有的面板廠商一樣,在平板和筆記本的訂單面前,手機面板的訂單是隨時可以舍棄的�”
另外,他還表示SDI的平板和筆記本OLED訂單如果也采用內嵌式觸控技�,那么外掛式的觸摸屏廠將會更加艱難,“在單價下降的底線仍看不到的情況下,OLED成了壓死很多觸摸屏廠的最后一根稻�。單價的不斷下降加上出貨量受到采用內嵌式觸控技術所帶來的持續擠壓,外掛式觸摸屏的總體銷售市值會不斷下滑,并最終有淪為邊緣技術的危機。除非有像蘋果這樣的企業,能夠在外掛式觸控技術上推出更出色的應用場景,并且操作體驗上是內嵌式觸控技術在難以企及的,否則近期內外掛式觸摸屏的衰退只是時間上長短的問題而已�”
來源:手機報在線 作者:李星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