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全球第三大液晶顯示板生產地區,全球市場占有率�20%以上�2015年,我國液晶顯示板出口額309.7億美元,同比減少2.6%�2016年上半年,我國液晶顯示板產品出口116.3億美元,同比下降18.7%,呈大幅下降趨勢,產業發展面臨多重困境。一是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現在我國已建和在建的生產線�21條,年生產能力達5000萬平方米,此外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電熊貓等顯示板大廠仍在大力布局高世代液晶顯示板生產線,產業整體規模持續擴大。以高端智能手機采用的低溫多晶矽(LTPS)顯示板為例�2015年中國大陸品牌LTPS手機顯示板的需求規模約1.96億片,而以三星顯示(SDC)、日本顯�(JDI)、京東方、深天馬為代表的顯示板廠的LTPS手機顯示板的供給規模�2.49億片,供需溢出比例�27%�2016年供給規模增幅小于需求規模的增速,但供需溢出比例仍達�10%。二是產品價格持續下跌。主�32寸液晶顯示板價格�2015年初�100美元已降低至目前�52美元,降幅近50%。受顯示板廠供應量增加影響,今年1月以�50寸以上大面積電視顯示板價格大跌,50寸顯示板下跌5美元�55寸下�8美元�65寸跌幅更高達10美元。受價格下跌影響,京東方去年營收486.24億元,同比增�32%,但凈利潤僅�16.34億元,同比下�36.21%�
華星光電�2015財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0.36%,盈利同比下�14.9%。廠商壓價保量、行業供過于求的狀況短期內難以改善,顯示板價格下降趨勢難以逆轉,企業利潤大幅下降。三是上游配套產業缺失。截�2015年,我國在顯示產業投資接�5000億元,其中有4000億元以上都是顯示板投資,上游材料和裝備的投資不到1000億元。上游配套已成為我國液晶產業發展�“短板”,生產液晶顯示板所必需的液晶材料、光學元件、基本部件等相關領域尚處于起步階段。以偏光片為例,偏光片在顯示板物料成本中占有10%~15%的比重,但由于40%關鍵部件仍主要由國外生產,本土化自給率不足40%。關鍵材料和核心裝備已成為制約我國液晶顯示板產業發展的瓶頸。筆者建議:一是加快LCD顯示板產業深度整合,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加強產業鏈協同創新模式建設,引導政府資金投入和企業創新發展向上游材料和裝備延伸。三是建議相關企業加大技術儲備,積極應對LCD技術更新換代�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