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團要建11代線的消息終于塵埃落定。
8月29日,TCL集團宣布,計劃投資465億元人民幣在深圳市光明新區投資建設第11代 TFT-LCD 及 AMOLED 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11代線是截至目前全球液晶面板最高世代線。
TCL投建11代線的背后,TCL旗下華星光電意欲借殼上市的消息再度發酵。而11代線的投產,對大尺寸面板的產業格局也將影響深遠。
465億建11代線
TCL預計建設11代線總投資465億元人民幣。
公告顯示,465億元由TCL 集團、華星光電以及深圳市經貿信息委三方共同投資。其中,11代線項目公司的注冊資本為280億元,此外再由華星光電和TCL集團向銀行貸款 185億元。
而在280億注冊資本中,由深圳市經貿信息委指定的基金公司出資80 億元,華星光電出資 114 億元,G11項目公司的其他股東出資 86 億元。
深圳市方面的80億元出資在上周剛獲得批準。
據筆者了解,8月25日,深圳市“2016年本級預算調整方案報告”被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批準。其中的一項內容就是市政府擬從年度財政預算中安排80億元用于支持華星光電11代線項目。
雖然TCL的11代線也將生產AMOLED面板,但65英寸等大尺寸液晶屏幕才是11代線規劃的重點。
公告顯示,11代線計劃月加工3370mm 2940mm玻璃基板9萬張,主要生產43、65、70以及75英寸的液晶顯示屏。TCL集團也在公告中表示,此前其在65英寸等超大尺寸液晶面板上尚未布局。
據筆者了解,華星光電目前在深圳擁有兩條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此外,其還在武漢擁有一條LTPS(低溫多晶硅)6代線。
從披露的時間表來看,11代線要在將近3年后才能實現量產。
TCL集團預計11代線將在2016 年12 月開始施工,2018年1月完成廠房封頂,當年7月首臺設備搬入。2019 年 4 月完成產品點亮,2019年7月正式達到量產。
華星重組發酵
465億投資方案背后,華星光電的重組傳聞再度發酵。
有觀點認為讓華星光電自己拿出114億并不容易。再加上公告中提及11代線的其他股東出資86億,意味著華星光電或將引入新的股東。
TCL此前發布的2016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凈利潤下滑超過60%。其中,華星光電5.59億元的凈利潤雖在TCL集團總的凈利潤中占比將近71%,但卻比去年同期下滑54.9%。
事實上,從8月4日起TCL集團便一直處于停牌狀態。其還在停牌公告中宣布,2016年8月17日經公司確認,本次籌劃事宜構成重大資產重組。而巧合的是,從8月4日,深紡織A同樣因重大事項構成資產重組停牌至今。
深紡織一直是華星光電傳聞中的上市借殼對象。早在2014年便有華星光電將借殼深紡織上市的傳聞,但最終未能成功。
深紡織與TCL淵源頗深。據筆者了解,深紡織由深圳投資控股公司控股46.21%,曾是華星光電大股東的深圳國資委下屬深超科技也持股3.18%。深紡織旗下的盛波光電為華星光電提供小尺寸用偏光片。
深紡織于8月25日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其當期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3009.79萬元。而盛波光電在2016年上半年凈虧損4.89億元。
據筆者了解,華星光電目前的股權結構中,TCL集團擁有75.67%,在2016年2月底增資16.84億元的國開發展基金持股11%,三星顯示株式會社持股8.17%。
賽迪顧問半導體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郭簡對筆者表示,TCL與深紡織在供應鏈上有所合作,此外深紡織的業績并不太好,在國企重組背景下,11代線的框架協議顯示出華星光電有明顯的借殼傾向。
大尺寸面板的空間
華星光電要上馬11代線的消息在去年年底便已傳出,但TCL集團一直沒有對外正式公布。除了深圳市方面提供的80億元投資在上周通過審批外,面板價格現階段的回暖也被認為是TCL選在此時公布的原因之一。
郭簡對記者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液晶面板的價格一直往下走。今年二季度受三星關廠,以及臺灣地震對友達和群創的影響,液晶面板的價格開始上漲。TCL半年報顯示,華星光電第二季度實現凈利潤3.58億元,環比提升78.1%。
投建11代線后,主攻電視面板的華星光電在面板產業中的地位將有所提升。
WitsView此前發布的2015年大尺寸面板出貨調查報告顯示,華星光電全年出貨較2014年小幅成長3.5%,達2552萬片,位居全球第六。其中,韓國面板廠商三星和LG共計占去4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的京東方市占率為13.21%。
郭簡對筆者表示,大尺寸面板數年內OLED還無法取代液晶,TCL背光用的量子點技術與OLED在大尺寸面板上也是互相競爭的技術。上馬11代線會幫助華星光電沖進全球面板產業前五。
但在11代線之外,京東方投資400億元人民幣的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已在2015年12月動工,并計劃2018年第二季投產。而堺市十代線在拿到鴻海的投資后也在2013年實現了盈利。
郭簡對筆者表示,大尺寸面板現在市場趨于飽和,空間不是特別大。但他認為,11代線將主攻65英寸面板,與目前10代線和10.5代線主要供應的55英寸面板形成差異。“目前雖然電視市場量就那么大,但是電視屏幕的平均面積會漲。”他說。
來源: 華夏時報 作者:盧曉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