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 TFT LCD面板最近頻傳缺貨,在最近剛落幕的Touch Taiwan展覽中,無論是群創、友達或是華映,紛紛釋出這波好景氣持續到2016年底不是問題,至�2017年第1季則還在觀察中�
這波好景氣力道究竟有多強?友達董事長彭雙浪率先喊出,這是面板業自2007年起�10年來最熱絡的景氣;群創董事長王志超跟著加碼,他說,這一波面板缺貨情況超出原本預期,是他從事TFT-LCD面板�20年來,從未看過的景況。目前是全面性的缺貨,從手機、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到電視等面板應用全都在缺貨中�
分析這波TFT-LCD面板缺貨的原因,彭雙浪說,這是“一個必�”加上“三個偶�”所造成的�“一個必�”是去年面板價格一路下滑,到今年第1季時,消費型面板價格已經跌了3~4成,面板廠無利可圖,開始減少供給量后,勢必造成日后價格的反彈�
至于“三個偶�”則是2016年初時的南臺灣大地震,導致群創產能受創;另外,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的制程轉換不順,也在原本的預期之外;此外,在年底之前,三星顯示器還會關閉一�7代廠,將使得面板供給更加限縮�
三星顯示器即將在今年底前關閉一座生�40吋電視面板的7代面板廠,這座廠是三星和Sony多年前合資的S-LCD生產線,月投片量�14萬~15萬片,單月約出貨100萬片�40吋電視面板,換言之,在這座廠關閉后,意味著2017年全球的40吋電視面板供給量將大幅縮減達1�000萬~1�200萬片�
由于三星顯示器還有另一�7代廠,除了生�40吋電視面板外,主力尺寸則是生�75吋的超大電視面板與液晶監視器,在此情況下,估計三星顯示器�2017年最多只能供�500萬片�40吋電視面板,而�500萬片的面板大概僅能供給自家品牌三星電�(Samsung Electronics)以及Sony等戰略性客戶,其他液晶電視品牌廠則需自求多福�
三星顯示器關閉這座7代廠,將讓另一家主力生�40吋電視面板的群創成為受惠者。另外,像是夏普(Sharp)、中電熊貓等與群創友好的廠商,也會跟著一起沾光;不過,�3家廠商所能供應的40吋電視面板還是難以滿足終端業者的采購需求,因此鄰近�43吋電視面板也會跟著受惠,此外�45吋甚至以上尺寸的電視面板也可能會出現吃緊的現象�
除了三星顯示器將在年底關�1�7代廠外,市場傳出,三星顯示器還會在明年關閉第2�5代廠,另外,Panasonic也關閉了8代廠,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也計劃在2017年上半年關閉1�6代廠�
事實上,過去幾年,全球各地面板廠已經關閉不少老舊、不具生產效益的生產線,包括2.5代�3代�3.5代�4代均有,關廠的業者除了三星顯示器、樂金顯示器之外,也包括日本的夏普、日本顯示器(Japan Display)以及臺灣的友達、元太、華映等。總計自2012年起,全球LCD廠商已經關閉了將�20條的面板生產線�
由上述可知,LCD史上最大的關廠潮正在發生,供給面的減少,讓目前的大、中小尺寸面板齊缺貨,廠商被訂單追著跑,不管是彭雙浪說的10年,還是王志超說�20年,都足以證明這是面板業好久不見的榮景,由于關廠潮持續未歇,目前市場看好這番面板的好景氣延續�2017年的可能性相當大�
目前面板廠正處于價格上漲、盈利漸豐的過程,廠商樂得笑開懷,但仔細想想,真的能夠這樣開心嗎?這樣的開心能夠維持多久呢�
韓國面板廠包括三星顯示器與樂金顯示器在關閉LCD廠后,均轉而生產OLED面板;就連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在接受大陸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在顯示器領域中,京東方原則上不再投資TFT-LCD生產線,未來投資的重點是AMOLED等新一代顯示技術�
但反觀臺廠方面,好不容易說要組個軟性OLED國家隊,但是搞到現在,除了廠商搞不清楚狀況、官員背后放冷箭、媒體在旁看衰外,究竟要如何具體落實國家隊?有誰能夠拿出有效的對應策略?我們看不出來,但我們真的很需要一個答案�
平心而論,臺灣的面板業者在奮斗了這么久之后,好不容易將這個產業推上了國際舞臺,而這個產業目前正面臨技術變革的關口,說得明白些,這一波的面板缺貨,是韓廠棄LCD轉戰OLED所造成的,并非是臺廠徒手打下來的江山,現在業者能夠因為缺貨而感到樂開懷,但改天韓廠的OLED大業已布局完成時,臺廠還開懷得起來嗎?
《后漢書·霍谞傳》說�“譬猶療饑于附子,止渴于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這波的面板好景氣,大概就是這樣的景況。當面板業者沉浸在轉虧為盈的歡愉之際,千萬別忘了,將來的大禍患或許就在眼前而已�
來源� Digitimes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