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又雙叒爆出裁員的消息了,但真實情況可能比目前外界報道的還嚴重�
微信截圖
“新員工全裁了,之前人員擴充太厲害了�”小李(化名)是去�11月份入職的魅族,目前已經被裁掉,在家待業。他進一步告訴鳳凰科技,這次的裁員幅度達25%,估計有1000人。另外,也有魅族內部人士透露,實際裁員比例高�30%�
早在2016年初,魅族曾進行過一次大規模高調裁員,魅族提前發表聲明稱進行裁員,比例不超過5%,且為被裁員工提供年終雙薪和離職補償�
而今�2月份,又有媒體報道出,魅族在深圳成立的智能硬件部門被重新合并到珠海總部,部分深圳員工搬回珠海,不愿意去的,則選擇了離職。此舉也被指變相裁員�
到了今年3�27日,在澎湃新聞的報道中,魅族相關人士證實,魅族這一次裁員比例從原來�5%提高到了10%�
另一還在職的魅族內部人士對鳳凰科技表示,裁員每年都有,屬于正常優化�“總有些想離職的想擠進這個(裁員)名單,拿不到補償就很不滿�”
對此,被裁掉的小李表示,賠償為N+1,給得很及時,年假翻3倍賠�“補貼什么的都給得很到位,所以我覺得魅族還行,只是戰略出問題了�”
魅族�2015年引入阿里的戰略投資之后,開始了機海戰術,僅2016全年就推出了14款新品,其中最瘋狂的一個月開了三場發布會�
2016年魅族又引入了天音控股作為股東,根據天音控股披露的信息顯示:魅族2016年上半年營收70億元,凈虧損超過3億元�
說起魅族,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冤家小米。自2015年跌落神壇之后,去年市場份額大跌8.9%的小米放慢了腳步。用雷軍的話說,2016年是小米的補課年,小�2017年的目標是力爭收入千億元,今年小米將大力發展新零售,計劃新增200家自營小米之家�
從營銷到粉絲的熱情,魅族和小米都非常類似。除了有著不錯的線下銷售渠道之外,魅族是最像小米的一家手機公司。當小米的模式開始不奏效的時候,魅族也受到了沖擊�
從IDC給出的數據來看,2016年中國市場手機市場同比增�8.7%,高�2015年的1.6%的年度增長。OPPO、華為、vivo、蘋果以及小米分列前五,魅族、三星以及金立等被計�“其他”之列,瓜分剩下約33.5%的市場�
隨著用戶消費升級以及周期的改變,2017年的增長會趨于放緩。在加上已經回歸的諾基亞,和即將回歸的夏普等品牌,尾部市場的競爭會更加的激烈�
今年1月份,魅族正式對外宣布,�2016年手機總銷量突破2200萬臺,較2015�2000萬臺銷量增長10%,并沒有完成2500萬臺的預計目標�
魅族特意指出,雖然增幅不大,但是魅族�2016年中實現了扭虧為盈,但具體的盈利數據并未透露。魅族科技總裁白永祥當時還表示,魅族接下來還有上市計劃。對于魅族來說,如果想要沖擊IPO,調整也勢在必行�
�2016�4月份,魅族公布了一項數據,魅藍系列15個月總銷量超�2000萬臺;到2016�12月份,魅族公布的另一項數據是,魅藍Note系列總銷量突�2000萬臺,時間約�2年�
再聯系下魅族手機2015年的2000萬總銷量�2016年的2200萬臺,不難推算出,魅族這兩年主要靠著主打性價比的魅藍系列手機出貨�1500�-2500元價位段的魅族品牌沒賣出去多少�
周鴻祎去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接受采訪時曾表示�360手機被友商帶溝里了,玩性價比,結果賣一臺虧一臺。原器件成本上漲,加上匯率下行,光有出貨量但賺不到,甚至是賠錢,并不利于企業長期的健康發展。魅族顯然也正在遭遇這樣的尷尬�
想要沖擊IPO,魅族首先是需要持續的盈利。根據證監會相關規定,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必須在盈利數據方面滿足如下條件�“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一千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五千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
魅族科技副總裁李楠在今年1月份的媒體采訪中表示,魅�2016年新產品過多�2017年將有所調整,產品會聚焦,縮減部分產品�
2017�2�10日,鮮有公開發聲的魅族科技創始人黃章,在自己生日當天發了條微博�“我將重新出山打造我的夢想機,去迎接魅族15周年�”
黃章上一次高調復出還是在2014年底的時候,那次他為魅族拉來了共�6.5億美元的投資,并且進行了系列營銷調整,之后則又重回低調�
與大規模裁員相伴的,素來還有大的內部人事變動,TCL手機中國區,再加上中興手機的換帥,就是擺在前面的例子�
魅族接下來還會有什么新的調整嗎�15歲的魅族,已經又迎來了一次考驗�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