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 (Sharp)被鴻海收購之后,藉由積極進行結構改革措施、縮減成本,成功提振業績好轉,也帶動夏普股價走揚,于4月3日盤中最高升至504日圓、為2013年5月31日以來首度收復500日圓大關,4月4日收盤價498日圓、創2013年5月29日以來新高紀錄。
不過近日來,夏普股價急轉直下、接連重挫,繼10日崩跌逾11%之后,11日又出現崩跌局面、一度狂瀉逾13%。 而夏普股價接連重挫,除了是投資人獲利了結之外,另一原因是其OLED領域的研發腳步太慢所致?
路透社11日報導,夏普今日股價崩跌是因為市場憂心其在OLED領域的研發腳步太慢。 報導指出,昨日傳出谷歌(Google)計劃對LG Display(LGD)的行動裝置用OLED事業最少出資1兆韓圜,而日本國內券商就指出,“夏普股價崩跌,除了是因為股價近來超漲之外,市場憂心其在OLED領域的研發腳步太慢、恐對今后業績帶來影響也是原因之一”
根據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截至臺北時間11日上午10點08分為止,夏普狂崩11.63%至357日圓,稍早最低跌至350日圓(跌幅高達13.4%)、創1個月來(3月6日以來)新低水平。
截至昨日收盤為止,夏普股價已連4個交易日走跌,4天來累計崩跌18.9%。
日經新聞于10日報導指出,Securities Japan調查情報部長大谷正之表示,“夏普股價已揚升至超過應有的水平,因此以短線散戶為中心、開始進行獲利了結”。 另外,傳出鴻海豪砸近3兆日圓參與東芝半導體事業的競標,也讓市場憂心“鴻海原先投注在夏普的營運資源恐會因此分散”。
ZDNet、路透社引述韓媒etnews報導,OLED面板供給吃緊,各方爭搶。 消息人士透露,谷歌提議出資1兆韓圜(8.8億美元),協助LGD增產可撓式OLED面板。 谷歌擬和LGD策略合作,確保OLED供應無虞,能用于新Pixel智能機。
為了趕上對手,LGD趕工興建第6代可撓式OLED新廠,包括龜尾(Gumi)E5廠和坡州(Paju)E6廠,E5廠預定今年第三季啟用,E6廠則在明年開始生產。
華爾街日報(WSJ)日文版3月7日報導,據熟知詳情的關系人士透露,夏普計劃砸下約1,000億日圓擴大OLED面板生產計劃,計劃在明年(2018年)將日本國內多座工廠的OLED面板月產量最低提高至3萬片,投資額將較去年9月公布的金額高出74%,而此舉主要是為了追趕三星、搶攻蘋果 iPhone訂單。
夏普于去年9月30日宣布,將投下約574億日圓設置OLED面板試產產線(pilot line),將在三重事業所及(土界)事業所導入相關設備,預計于2018年Q2(4-6月)啟用。 夏普指出,上述試產產線主要將用來蓄積量產OLED面板所需的知識、研發提高良率的生產技術,且也將進行小規模生產、出貨給顧客。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