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未來顯示行業路在何方?
伴隨著OLED、VR等新興的顯示技術和顯示產品的興起,可以看到,那些過去只能在好萊塢大片中才能見到的未來黑科技已經變的觸手可及,著實令人嘆為觀止!這些顯示產品正在逐漸參與并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顯為人知:聊聊未來顯示行業路在何方?
談起顯示技術的變化,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十幾年間,我們使用的手機經歷了從大到小在變大的過程,電腦也由最初的“大疙瘩”演變成現在的超薄、大屏液晶顯示器,電視機同樣,尺寸也越來越大,這些顯示產品也從一件奢侈品變成人手一件的通訊工具或辦公用品。
過去只能在好萊塢大片中見到的黑科技已經觸手可及
顯示行業的發展變化可謂日新月異,從曲面產品,到已經競爭到白熱化的OLED和QLED,再到被認為是次世代顯示技術的Mirco-LED,還有虛擬顯示VR以及增強顯示AR、全息投影等等都被認為是未來顯示技術的一大方向,那么未來顯示行業到底路在何方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第2頁:液晶——更大更曲更薄搭配量子點
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雖然受到OLED等新技術的沖擊,液晶技術的前景已經不再被看好,在未來十幾年,哪怕不是液晶技術的天下,液晶仍然能夠占據一席之地,并且液晶技術十分成熟,無論是產能還是切割的尺寸,都不是新技術在短時間能夠超越的。
目前液晶顯示器在向著更大、更薄、更曲、更高分的方向進化
目前市面上的液晶電視和液晶顯示器都在向著更大、更薄、更曲、更高分的方向進化,這也是主流用戶的訴求。并且通過量子點技術來優化背光源,雖然無法與能夠自發光的OLED和真正的QLED相比,但至少在短時間內,這樣的液晶產品將更加具有優勢。
三星量子點曲面顯示器
另外,目前的LED背光技術已經更不上用戶的需求了,各家液晶廠商所采用的背光技術大同小異,不能有效提升畫面的顯示素質,量子點技術由于其獨特的光電特性,在背光領域能夠大幅提升色域表現,雖然目前僅有少數廠商在產品中增加這項優化,但是相信用不了多久量子點技術就會在液晶顯示屏中得到普及。
第3頁:OLED面板是目前顯示市場的寵兒
近兩年在顯示領域內OLED的關注度一直高居不下,憑借自發光、可柔性、更輕薄和色彩還原度更高等等優勢,OLED屏幕無論是在手機、電視、還是其它顯示設備中,都受到了廣泛的推崇,并且作為被廣泛認可的能夠取液晶而代之的顯示技術,無論是上游面板廠商還是下游顯示產品廠商,都在不遺余力的推動OLED技術的發展和普及。
戴爾4K OLED顯示器
雖然OLED產品相對于普通的液晶產品各方面性能都十分出眾,但當下OLED產品的價格相對較高,除了OLED手機普通用戶還能承受之外,OLED電視和顯示器超高的價格只能讓消費者“可望而不可即”,而價格較高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技術;二是產能。
OLED面板是目前顯示市場的寵兒
目前,整個OLED面板行業雖然在積極布局增加產能,但現階段整個市場仍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顯示行業的各個廠商都在等米下鍋,除了傳統的電視、顯示器、手機等等顯示設備之外,新興的VR等等設備能否再上一層樓更是取決于OLED屏幕。無疑,OLED面板是目前顯示市場的寵兒,一旦價格降低到一定程度,OLED產品將迅速席卷市場。
第4頁:真正的QLED優勢顯著暨等技術突破
我們在上文中也說到了,目前的液晶產品通過量子點技術來優化背光源,來提高色域覆蓋率,雖然已經有很多商家,將這樣的商品直接命名為“QLED”,但其實目前市面上可見的“QLED”商品因為無法脫離背光源,本質仍然屬于液晶,僅僅只是QLED的贗品。
目前的量子點產品本質仍然為液晶
真正的QLED,同OLED是一樣的能夠實現自發光。量子點(QD)其實是一種半導體納米晶體,受到光電刺激(顧名思義,光致量子點發光仍然需要背光源,電致發光能夠實現自發光),吸收能量之后就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并且還能大幅降低功耗及發熱,能夠大幅度提升顯示設備的色域、亮度、對比度等顯示效果。
京東方最新研制出的5英寸AMQLED
與OLED是基于有機物電致發光的原理不同,QLED是基于無機物電致或光致發光的原理。由于無機物的受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等指標普遍要高于有機物,所以理論上,QLED的光源穩定性和壽命等關鍵指標表現更好,能夠實現完美黑色,同時壽命更長、色域更廣,成本也更加低廉。目前京東方已經顏值除了真正的電致發光5英寸AMQLED,一旦真正的QLED技術的得到突破并能夠實現量產,必然會迅速在顯示市場中占據重要位置。
第5頁:蘋果和索尼非常看好Mirco-LED技術
除了OLED和QLED之外,新興的顯示技術還有一種就是Mirco-LED,相對于前兩者,這項顯示技術的發展相對較為緩慢,但被認為是次世代顯示技術,國際巨擘蘋果和索尼公司都非常重視這一技術,并展示過相關成果,甚至網絡上一度傳言,iPhone8采用OLED屏幕只是蘋果的一個過渡選擇,其真正看好的還是Mirco-LED。#p#分頁標題#e#
Micro-LED被認為是次世代顯示技術
另外臺廠對于Mirco-LED技術的研究也十分超前,并把它作為趕超韓系面板廠商領銜地位的殺手锏。就連三星也在研究OLED和QLED技術之外,以約1.5億美元收購臺灣Micro-LED技術公司PlayNitride,進軍Micro-LED領域,以便能即使應對未來顯示行業的變化,保住自己“面板老大”的位置。
Micro-LED與LCD、OLED相比較的優勢(圖片來源于網絡)
Micro-LED就是將LED結構設計進行薄膜化、微小化與陣列化,體積約為目前主流LED大小的1%,每一個畫素都能定址、單獨發光,將畫素的點距降數量級低到微米。并且具有功耗低、亮度高、具有超高的解析度與色彩飽和度、響應速度更快,使用壽命更長、效率較高等優勢。雖然目前的發展還有諸多難關需要攻克,但是一旦技術完善實現量產,將在可穿戴設備、VR和商用等領域內大放異彩。
第6頁:VR技術也是未來顯示的重要部分
剛剛我們也提到了VR虛擬現實,VR技術也是顯示行業發展的一部分,主要依托于顯示技術的發展。VR在近兩年被越炒越熱,更是吸引了無數的資本注入,各種轉型公司,創業公司紛紛開拓VR業務,微軟、Facebook等世界一流企業,以及國內的BAT三巨頭均陸續涉及VR或者是AR相關領域。
國內的BAT三巨頭均陸續涉及VR或者是AR相關領域
在經歷了2016下半年的資本泡沫的破裂,技術一般只想撈錢的大批VR公司一死一大片,留下來一些真正有實力和有技術的公司,VR技術的發展已經走入良性,并且我們可以毫無疑問的確定,VR市場是有繁榮的基石存在的,并不只是資本家的游戲道具。
智能可穿戴設備的顯示屏也是未來顯示市場的重點
另外還有智能可穿戴設備、車載顯示器等等,也是伴隨著物聯網發展而被消費者所逐漸熟悉的新興顯示產業,尤其是車載顯示已經成為了繼手機、平板之后第三大面板市場,在未來顯示中,它們同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技術一樣,也會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
第7頁:未來顯示行業將有一場不見血的廝殺
當前是信息技術的時代,也是顯示的時代,無論身在何處,我們總是在被大大小小的顯示屏包圍著,通過與顯示屏之間的交互,來實現數據和信息的共享,除了傳統的電視、手機、顯示器、平板屏幕之外,VR或者AR設備、車載顯示器、智能可穿戴設備都將成為顯示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當前是信息技術的時代,也是顯示的時代
尤其像VR頭顯之類的設備對于顯示屏的要求更高,不僅僅需要更高的分辨率,并且對于顯示屏本身的材質要求也較高,這些設備的不斷發展進化的需求也從另一方面促進了顯示行業的不斷發展和變革。未來顯示行業路在何方,與它們也息息相關。
不久OLED、QLED、Micro-LED這三者必將有一場不見血的對決
我們不可否認,傳統的液晶顯示屏已經有些過時,無法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更輕薄、可折疊、便攜是用戶的訴求,而柔性顯示才是顯示的未來,目前OLED在未來顯示的爭奪中略勝一籌,但它的挑戰者也在其后緊追,OLED、QLED、Micro-LED這三者必將有一場不見血的對決,三方廝殺之后,花落誰家,還是三足鼎立,猶未可知。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