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合肥日報報道,6月21日,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項目正在進行設備搬入,開始進入調試階段。
2015年,京東方決定在合肥投建第10.5代TFT-LCD生產線項目,開始預算投資400億元,設計產能每月投片9萬片。在去年主體工程封頂后,再追加了58億元,對產能進行擴充,把產能每月投片9萬片提升到12萬片。
這條產線規劃產品主要是生產65英寸以上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顯示屏,每次可切割8片65英寸電視屏,產線計劃于今年年底進行產品點亮。玻璃基板由康寧配套建設的10.5代玻璃基板線就近提供,由此可見,這條產線生產的大尺寸顯示屏都是高端產品。
由于投片尺寸大,屏體規格高,因此這條產線的自動化程度也非常高,外界猜測其投產后,不但產能將會是現在正在服役的夏普10代面板產線的1.5倍以上,產出效能也可能遠遠超過了夏普的10代線,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單體面板產線。
京東方去年出貨數量開始超過LG,以約23%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出貨數量最大的面板廠。但是如果從出貨面積來看,京東方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不到14%,遠低于LG約25%的市場份額。相關數據顯示,京東方的產品在平板電腦屏幕,筆記本屏幕和監視器領域占據了太多的產能,而在65英寸以上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顯示屏領域,出貨數量落后同行太多,所以才會導致了出貨數量與出貨面積數據倒掛的現象。
而京東方投資10.5代TFT—LCD生產線項目,就是為了增加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顯示屏的出貨數量,以滿足國內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電視市場的需求。目前65英寸以上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顯示屏領域,國產化的比例還很低,采用現有的8.5代線生產產品,在成本和性價比上,競爭力并不強,因此加快10.5代和11代以上的面板產線建設,可以根本上提升國產面板廠商的競爭力。
目前除京東方外,華星光電和富士康都有在中國境內投資10.5代或11代面板產線,并且上述三家面板廠商都還有計劃再新建一條10.5代或11代面板產線的規劃。除富士康可能會選址美國,就近生產服務當地的電視品牌外,京東方和華星光電都是在國內選址建廠。
從上一波液晶周期開始,全球新建面板產線主要集中在中國、韓國和臺灣地區,其中中國是最大的產能建設地。除京東方選址的合肥外,北京京東方產業圈,江蘇液晶產業圈,武漢液晶產業圈,重慶液晶產業圈,福建液晶產業圈、深圳液晶產業圈等,都已經基本形成區域優勢。
此外,目前正在發力面板產業的,還有陜西與四川,兩地政府都在極力招商,吸引投資者和產業鏈企業進駐。如智能終端產業轉移首選承接地——瀘州市,也在按照手機產業“整機、零部件、供應鏈、研發”全產業鏈招引龍頭企業,招引配套項目,面板廠商也是他們緊盯的目標之一。
液晶面板經過在中國境內近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在中國本土形成了十分成熟的產業鏈,不管是前段的面板制程,還是后段的模組加工組裝制程,產品技術與生產工藝都基本上保持了與國際市場上同步。目前中國的液晶顯示產業正在往前端裝備和材料上突破,并且進展速度也不低,液晶面板制造基地往中國境內遷移的趨勢,短期內也難以改變。
而京東方在手機領域,已經從a-Si工藝的普通屏,到LTPS高清液晶屏,再到柔性AMOLED顯示屏,都部署了充足的產能,其中柔性AMOLED面板產線就新建了兩條6代線,有望成為繼三星后的第二大供應商。其在電視面板領域,京東方通過高投10.5代及以上高世代面板產線的策略,也能完美的實現彎道超車,快速在培育起來的中國市場上發力。這些產充份釋放后,可以極大的緩解國產面板供給需求壓力。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