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怡康數據統計,今年1至10月份我國彩電市場銷售量為1647.7萬臺,銷售額為653.8億元。其中,液晶電視銷售量為1239.4萬臺,占整個彩電市場份額的91.27%;銷售額為609.2億元,占整個彩電銷售量的93.18%。記者發現,今年液晶電視銷售量的整體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是銷售額增幅明顯增長,這主要是因為LED(發光二極管)電視的迅速普及。
LED已占三成份額
LED電視市場份額增長迅猛,10月份已占整個彩電市場的30.49%。
用“飛”來形容LED電視在液晶電視市場的增長速度實不為過。據中怡康統計,今年1月-10月,LED電視銷售量同比增長3696.1%,銷售額同比增長1496.31%。專家分析,中國2009年上半年液晶電視市場出現增量不增收的現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液晶電視均價下滑過快。而今年,LED背光源成為整機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排頭兵”。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LED電視、互聯網電視等新品層出不窮,液晶電視進入新一輪的更新換代。來自中怡康的數據顯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LED電視占所有彩電的銷售量份額正在不斷攀升,分別為:1.11%、1.49%、2.46、%3.27%、3.23%、3.65%、6.77%、8.89%、10.93%、13.55%、17.42%、25.44%和30.49%。特別是今年10月,LED電視已經占據三成市場份額。
由于LED電視增長趨勢良好,產業鏈上游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DisplaySearch統計顯示,2010年第三季度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營收為213億美元,采用LED背光模塊的面板市場占有率從2010年第二季度的37%上升至44%。若從出貨量來看,2010年第三季度LED面板的出貨量達到7700萬片,環比增長6%。整個LED背光模塊的市場滲透率從2010年第二季度的42.7%跳升到47.2%。2010年第三季度,LED背光模塊在顯示器市場滲透率為21%,在筆記本電腦中市場滲透率為93%,在液晶電視市場滲透率達26%。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經理謝勤益表示,因為訂單缺乏和下游降低庫存,今年第三季度液晶面板產業出現供過于求,出貨量下滑同時面板價格下跌,面板廠也進一步降低了產能利用率。然而,即便整體出貨量下降,LED背光模塊面板的出貨量仍持續增長,使得產業朝LED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
能效標準“吹東風”
平板電視能效標準的實施將促進傳統液晶電視迅速向LED產品過渡。
今年12月1日,國家強制性標準GB24850-2010《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正式實施。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標準化研究院院長助理張新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消除尺寸傾向性和設定最大亮度值是該標準的特點�!蹦敲椿谝陨咸攸c,平板電視要改變能效指標可以有以下方法:第一,將CCFL背光源液晶電視更換為LED背光源液晶電視;第二,改變CCFL液晶電視的增亮膜,提高發光效率;第三,等離子電視更換低能耗顯示屏,如采用NEO技術的屏;第四,通過調試相關指標達到節能效果。
標準制定方向記者透露,目前LED液晶電視基本能滿足一級和二級標準,而CCFL液晶電視大多只能滿足二級和三級標準,這也就意味著要實現一級能效就必須更換背光源。
目前,海信、康佳、長虹、創維、海爾等企業都在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創維營銷總部常務執行副總經理劉耀平指出:“在國家低碳環保的倡導下,創維將推動LED產品在農村市場的普及�!痹谛乱惠喖译娤锣l招標項目中,創維投標的80款電視產品全部都是液晶電視,其中42款為酷開LED電視,占總投標數的52.5%。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平板電視能效標準的實施不僅規范了市場,而且也為電視進入節能惠民工程掃清了障礙。進入節能惠民工程后,LED電視的價格將加速下降。
據了解,從今年年初開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就已經開始向企業征集提高能效所需成本的具體數額,目前這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再遇上游挑戰
LED電視給整機企業帶來了煩惱:上游材料短缺。
從今年4月份開始,坊間就不斷有LED芯片貨源緊張的消息傳出。到了5、6月份,芯片缺貨問題日漸突出,不少彩電廠商抱怨拿不到貨。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總裁謝勤益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預計2010年LED背光液晶電視市場滲透率可接近三成。企業方面,目前三星、LG和瑞軒3家2010年LED電視銷售目標近1400萬臺,加上日系廠商與中國大陸品牌廠商1500萬臺的預期,LED電視今年預期銷售量是2009年的5倍。若一臺LED電視的芯片需求量是1000顆,那么一年全球需要的LED芯片接近300億顆。目前LED電視芯片產能是遠遠不能滿足這個需求的。
來自LED芯片廠商的統計顯示,目前電視用LED芯片的缺口高達七成左右,估計到2011年第一季度,LED芯片缺貨的狀況都難以緩解。
記者了解到,為了在LED市場擁有更多話語權,三星、友達等早就開始進行產業鏈的垂直整合。不過它們同樣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LED芯片產能無法自給自足。所以早在2009年年初,三星電子為力推LED電視,就開始包下晶電芯片大量產能。
對此,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為整機企業支了一招,他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這些年我國大陸和我國臺灣在液晶面板領域的合作越來越緊密,這為解決芯片短缺的難題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在LED芯片貨源緊張的情況下,大陸整機企業應該聯合起來向臺灣芯片廠商進行采購,從而實現“1+1>2”的效果。
記者點評
力爭上游
清風
自2010年4月起,主要的LED面板供貨商三星、友達和新奇美等已要求提高LED背光液晶電視面板的價格。由于各終端品牌對于LED電視的積極出貨量目標迫使他們必須得到更多LED背光液晶電視面板,所以就目前來說,中國彩電企業可能沒有任何選擇余地,只能接受更高的LED面板價差。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單靠終端彩電企業垂直整合產業鏈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上下游企業聯動起來,形成合力。
當前LED上游產業呈現出好的態勢,國內涉足LED上游芯片的企業不斷增多。但要真正實現LED上游產業的突圍,仍然需要解決以下問題:一是具有創新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還是較少,很難與國外的同行競爭;二是國內LED外延、芯片不少研究成果很難在企業中推廣應用;三是國內LED外延、芯片企業的產業化規模偏小,企業研發力量不足,產品成本偏高,缺乏競爭能力;四是我國發展上游LED產業過程中出現的地區各自為戰、重復建設,互相封閉、惡性競爭的問題。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