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整理
一場前所未有的強烈地震正在全球面板業蔓延。2011年12月27日,索尼中國有關負責人對外宣布,索尼公司于12月26日與三星電子簽訂協議,三星電子以1.08萬億韓元(約54億元人民幣)收購索尼持有的液晶面板合資公司S-LCD的全部股份(50%),交易將于2012年1月底完成。這意味著在這個春節之后,索尼已經徹底退出了液晶面板的經營。
索尼三星拆伙S-LCD但簽訂面板采購合約
成立于2004年4月的S-LCD公司,出生在全球面板產能有限的大背景下,三星電子和索尼為穩定電視面板的供應來源,而合資成立液晶面板工廠,合作范圍也逐步從最初的7代面板生產線,擴大至8代面板生產線。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由于日元持續升值,索尼電視自2004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況,預計2011年財報索尼電視業務還將虧損1750億日元(約22億美元),這也是索尼電視連續第8年虧損。相反,三星電視卻憑借著上游面板的優勢,一舉成為全球電視行業的老大。
為此,索尼在過去幾年里已相繼賣掉其在西班牙、斯洛伐克和墨西哥的電視工廠,并將超過50%的電視生產外包給富士康等公司,但仍然無法扭轉電視業務的困局,索尼電視市場排名也從第一位下滑至第三位。與此同時,全球面板市場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步入產能過剩的寒冬,至今也沒有走出市場低谷期。
“S-LCD在此次產能過剩的寒冬中,自然不能獨善其身�!比褐亲稍冄芯靠偙O李亞琴指出,索尼退出面板經營,首當其沖可回收部分投資資金,減輕目前經營虧損壓力外。在合資時代,三星與索尼有所謂的最低購買數量與未達成罰金等協議。且由于索尼與三星電視品牌常常采用相同的面板,因此在規格與設計上差異化的空間有限。NPD DisplaySearch預期在合資關系結束后,索尼在面板采購策略上將更具彈性,并更能利用不同的面板、塑造其產品差異性。索尼方面也表示,未來公司可以根據市場價格變動靈活、穩定地從三星公司獲得液晶面板供應,而無需承擔運營商生產工廠的責任和成本--索尼與三星決定拆伙之際,也同時針對2012年電視面板采購簽訂一份戰略性合約,確認了雙方在2012年的面板購買關系。上述交易將大幅降低2012年液晶面板采購成本,初步估計2012年索尼面板采購成本同比減少550億日元。
另一方面,索尼目前也正在逐步調整其液晶電視整機制造模式,朝更深入LED背光模組與液晶模組組裝段切進,而非純粹的購買液晶面板模組之方式。換言之,索尼也正在利用BMS(Backlight Module System)組裝模式在整合設計與組裝,期使提高生產效率及降低成本。
所謂BMS(Backlight Module SySTem)組裝模式已經廣為三星等韓國廠商以及許多中國大陸的電視制造商、臺灣的整機代工廠商所采用。如今索尼所開始進行的是,向面板廠采購面板半成品(Open Cell),并外包其背光模組與液晶模組組裝,但模組與背光設計則仍由索尼掌握,最后再將整合后的半成品,送到索尼的組裝代工廠(如鴻海或緯創等等)完成整機組裝。過去三星對于僅供應Open Cell一直采取較為保守的立場,然而,隨著索尼與三星合資關系結束,未來索尼在向其他面板廠購買半成品(Open Cell)面板時,將會更具選擇彈性與自由度。
而對于三星來說,索尼退出的影響相對復雜。由于S-LCD的合資關系,索尼掌握了三星19%的面板產能,隨著合作的結束產能將全部歸屬三星,在市場供過于求的環境下如何消化這些產能對三星是個考驗�!暗捎谌窃谝壕姘甯鱾應用市場擁有均衡的市場優勢,隨著三星決策層的單一化,有利于其集中產能發揮競爭優勢�!比褐亲稍兛偨浝韺O培華說。
中國本土電視品牌和面板產業崛起促成地震
“除了歐美經濟不景氣的市場原因外,中國本土電視品牌和面板產業全面崛起也是此次產業地震的主要原因�!崩顏喦俦硎荆袊娨暺放�2011年在全球液晶電視市場占有率已達19.5%,預計2012年市場份額將繼續上升至24%;2011年中國電視代工(不包括冠捷和群創)的全球份額為8%,預計2012年將上升至11%,若包括冠捷和群創的液晶電視代工量,中國液晶電視明年代工總量占全球市場份額將接近25%。
自主品牌加上代工,預計中國廠家液晶電視明年產量占全球市場份額接近50%.同時,大陸面板明年產量占全球面板比重將猛然上升至11%�!霸谌蚴袌龅兔缘默F狀下,中國臺灣和日韓的面板廠家自然要針對國內廠家的崛起,做出相應調整�!崩顏喦僬f。
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平板顯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谷至華指出,若華星光電和京東方的高世代面板線在明年如期達到滿產,因關稅的原因,京東方和華星光電肯定能獲得國內彩電廠家的面板訂單,將使全球液晶面板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慘烈。
正基于此,2011年12月初,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以“個人健康”為由閃電請辭,經營權由臺灣鴻海全面接手。12月19日,LGD電視事業部長韓相匯升任公司CEO一職。12月23日,友達光電將任命彭雙浪為新任總經理。
附: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聲明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3月14日接獲陪審團對美國司法部指控本公司及主管違反反托拉斯法案件所做的決定。陪審團對陳來助先生與李燦榮先生做出無罪決定,對梁兆龍先生則無法達成一致決定而因此宣告無效審判,本公司相信陪審團的無罪決定是基于證據所做的正確決定。
雖然本公司對陪審團對本公司主管所做的無罪決定感到欣慰,但就陪審團對本公司,本公司美國子公司,陳炫彬先生及熊暉先生所作之有罪決定感到深切失望,但仍有信心本公司及相關個人在本案后續程序最終得以獲得清白。在本案審理前,本案地方法院已把被告無罪辯護的核心重要法律議題,即“是否在臺灣所舉行的會議所發生的任何事情要受到美國法律管轄”交由上訴法院來決定,而陪審團的決定并未響應此重要議題。
本公司將為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就本案持續評估并采取適當之應對措施。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國際光電與顯示》2012年4月刊,歡迎訂閱! 訂閱咨詢:0755-86149014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