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火了之后,平板的大潮就忽然襲來,幾乎是一夜之間,大家都做平板了。原先主要做電腦的幾乎都做平板了(聯想、戴爾、惠普、華碩、宏碁……),原先主要做手機的也做平板了(三星、LG、摩托羅拉、中興、華為……),原先做MP3的也做平板了(藍魔、昂達、臺電、原道……),設置連原先做導航儀、學習機、DVD的也做平板了,更不用說那一堆山寨廠商。從亞馬遜推出平板,到今年谷歌和微軟也推出平板,平板的火熱可見一般�
面對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的平板,本文談國內的平板電腦市場現狀,主要還是想給大家一個全面的認識和參考,從ipad到國內幾百元的安卓平板,希望給大家一個完整的認識,并給出一點選購上的參考,因此事先聲明,涉及的具體型號只是為了說明問題,隨便罵人水軍的請走開�
說道平板電腦,肯定要從ipad開始,從2010年初上市開始,ipad從被質疑,到引領整個PC行業只是很短的一瞬間,還記得剛上市那會兒大家關于ipad的質疑最主要一點,有了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還需要這樣的一個東西么?很多人更是嘲諷著只是一個大號手機,我們并不需要這樣一個不倫不類的東西,很多人更是對ipad不支持usb接口,不支持flash等缺點嗤之以鼻,很多人并不對這樣的一個產品看好,然而很快這種多數人的看法就被顛覆了,截止至今年年初,ipad全球總銷量已經超�5500萬臺,甚至有人預測會�2016年超越筆記本,從對這樣一個新產品的質疑,到認為他會取代傳統PC,ipad給人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銷量上的數字,更是對PC產品認識上的改變以及生活習慣上的改變�
對于ipad,按照我的觀點不用多做介紹,如果預算2000元以上的話,那就直接考慮ipad吧,主要原因如下�
1、硬件不是問題,2000以上的價位雖然有三星、聯想、華碩等一線廠商推出這個價位的平板電腦,但是論做工,超過ipad的不多,論硬件配置,現在硬件很多是過剩的,硬件配置不能決定用戶體驗。即使有些標新立異的設計(如華碩,類似的產品很多,后面會介紹)也很難保證非常良好的體驗�
2、系統是關鍵,這些使用了安卓系統的平板,雖然安�3.X以及4.0以后的版本都針對平板進行了針對性的設計,但是安卓平臺上的軟件參差不齊,安卓設備眾多,分辨率都好多種,很多軟件都是針對手機或者部分機型進行適配設計的,很難有統一的用戶體驗�
3、應用是根本,對于玩游戲的人來說,很多游戲都是在IOS設備上最先出來,后來在進入安卓平臺,而且IOS統一的硬件規格,能夠保證在游戲上很好的體驗,另外很多人買ipad不再是自己的原因,我見過很多人是因為孩子的需求才買的,很多學校甚至使用ipad替代書本,ipad上面也有很多針對性開發的學習軟件,這些軟件在安卓這種開放平臺上是不多的,也正是因為ios這樣一個封閉的生態圈子,形成了良性的循環,才能使ios設備那么飛速的發展�
對于ipad,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其絕對領先的地位,近幾年內無人能敵,安卓平板和windows 8平板不會對他形成根本性威脅,另外ipad mini一定會有的,嫌ipad過大的用戶可以稍微等等�
說完ipad,本來想著按照定位由低到高說說聯想、三星、華碩這些廠商的產品,下面想先說說國內三線的平板電腦,之后在談那些產品,可能大家認識的會更為直觀一些。先說說我要重點介紹這些三線平板的原因:
1、先說這些平板的范圍,我所說的三線平板主要指定價在1000以內,主打高性價比的平板電腦,主要品牌是原先做MP3、MP4的這些廠家,如藍魔、昂達、臺電、紐曼、愛國者、原道、酷比魔方等�
2、雖然這些平板做工一般,定位低端,但是和千元智能機一樣,也將會成為平板普及的重要組成,聯想等品牌也有跟進趨勢,對于囊中羞澀的人來說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這些平板品牌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很多產品知名度不高,讓人眼花繚亂,有整體認識一下的必要,便于大家提升對安卓平板的整體認識�
4、從之前我觀察的情況來看,這一定位的產品生命周期相對其他產品更短,而且更新換代迅速,競爭非常激烈,有點看頭�
先整體概括一下三線平板的概況,對于很多廠商,如藍魔、昂達這種,原先主要產品是MP3等數碼產品,由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興起,Mp3、MP4等產品的市場嚴重萎縮,這些傳統的產品自然也要朝著智能的方向轉變,從MP3誕生那一天開始,到MP3加入視頻播放功能逐漸演變為MP4,再到支持高清和各種格式的解碼,演變成為MP5,再到加入智能操作系統演變成為智能終端,再到加入wifi或�3G等聯網方式演變成為MID(移動互聯網終端)再到現在鋪天蓋地的平板電腦,仔細看看這些產品的演變也是挺自然的,只是ipad無非是這種演變最終的推動者�
回想下這條主線的演變過程,就能更深刻的認識這些廠商的現狀了,記得�2010年下半年開始,市場上開始出現運行Android1.6或者Android2.1操作系統的MP4了,由于硬件性能低下,安卓系統的操控體驗一般,同時由于很多廠商并未平板電腦市場的前景有足夠的認識,那時候的產品很多還是運行雙系統,即看視頻進一個MP4的系統,玩游戲之類的可以進入安卓,智能系統還扮演著一個附加功能的角色�2011年是國產千元智能機爆發的一年,也是三線平板電腦獲得質變的一年,從最開始�4.3寸�5寸到主流�7寸再�8寸�9.7寸;從一開始普遍的電阻屏,到現在的多點觸摸電容屏;從最開始�320*240分辨率到現在�1024*768甚至更高;從最開始的ARM11內核 128M RAM到現在的Cortex-A9 雙核1G RAM;從最開始�7寸電阻屏Cortex-A9內核的平板上千元的價格,到現在電容屏卻不到三百元的價格,這些變化,都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內發生,而這些變化現在仍然在飛速的進行�
下面先通過一個“廣告”一窺現在的平板電腦現狀。為了避免真正的廣告嫌疑,圖片我已經做了處理,隱去產品型號以及廠家相關的標識�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