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做出了拆分持續虧損業務的決斷。但是,為了實現復興,索尼必須要讓還留在手中的電子業務步入成長軌道。在通過業務部門之間的合作強化商品競爭力、創造新業務的過程中,開發一線的氛圍逐漸發生了變化。開發一線的活躍能否轉化為成長的動力?
“要充分發揮勤勉認真的技術人員的技能,建立一個自由豁達、輕松愉快的理想工廠”——1946年,根據井深大起草的成立意旨書,索尼公司(當時的名稱是東京通信工業)誕生了。隨著時間的流逝,與許多日本電子制造商一樣,索尼現在也難以走出長期的業績低谷。
通常,在這樣的局面下,開發一線大都死氣沉沉,但意外的是,如今索尼的開發一線依然生機勃勃,令人聯想到創業之初(圖1)。談到在最近一兩年發生了巨大變化的開發一線,技術人員都紛紛表示:“大家自然而然地團結起來,加快了開發的速度”、“在公司里的相互聯系更緊密了”。
圖1:“索尼復興”能否實現
在“One Sony”的號令下,索尼內部轉變意識,開發一線充滿活力,具有前所未有的特點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
實際上,在索尼的開發一線,智能手機“Xperia Z”系列、臺式游戲機“PlayStation4”等暢銷產品,以及使墻壁和天花板變身為顯示器的超短焦投影儀和“智能網球傳感器”之類的原創產品層出不窮。在充滿干勁的技術人員的努力下,索尼能否實現復興?
能否展示成長戰略?
索尼如今已經到了必須大刀闊斧整頓主要業務的時候。按照原先的預測,該公司2013財年會盈利300億日元,但受到電子業務低迷的影響,最終不得不將業績預測下調為虧損1100億日元(圖2)。于是,索尼決定出售、分拆造成虧損的個人電腦業務和電視機業務(圖3)。
圖2:持續低迷
索尼業績持續低迷。尤其是雷曼危機之后,業務形勢一直非常嚴峻。預計2013財年將凈虧損1100億日元。
圖3:分離電視機業務和個人電腦業務
2012財年各類別產品的銷售額和各個部門的營業損益。宣布分拆虧損嚴重的電視機業務,轉讓個人電腦業務。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