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OLED技術尚不成熟。目前采用在手機顯示屏中的OLED可以維持5千至1萬個小時,而OLED電視必須至少維持3萬至5萬個小時。此外,在剛剛使用OLED電視機時,圖像質(zhì)量應該不成問題,關鍵在于高水平的圖像�(zhì)量能維持多久。諸如此類的技術難題尚需攻克,OLED才能有質(zhì)的飛躍�
第四,規(guī)模效應不明顯。隨著索尼與松下宣布退出OLED的研�(fā),OLED陣營的圈子又瘦身了,索尼和松下的退出并不意味著其不看好OLED的未來,而是因為OLED技術難度太高,相關技術的研發(fā)需要投入太多成本,這對于電視業(yè)務一直萎靡不振的企業(yè)來說無疑是難以承擔的�
沒有眾多企業(yè)的集思廣益,單靠一兩家企業(yè)帶動,想在推廣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其難度可想而知。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未來中國企業(yè)在OLED領域絕不遜色,京東方5.5代OLED面板線即將量�(chǎn),華星光電的OLED線也在積極探紀�
奧維咨詢�(chǎn)�(yè)研究員劉麗娜認為,OLED是行�(yè)共同關注的未來顯示技術方向,目前來看受制于一些關鍵技術、成本及良品率偏低等因素影響,面板規(guī)模性應用及大尺寸產(chǎn)�(yè)化尚有較長一段進程,預計未�2-3年將呈現(xiàn)OLED技術與當前主流TFT-LCD技術并行狀�(tài),短期內(nèi)OLED還無法替代液晶電視�
�4K、超高清一樣,OLED電視在未來電視行�(yè)里是個全新的“角色”,就像在一部電視劇的開頭,任何人也無法判斷他未來能否能成為行業(yè)的“主角”,但新的“角色”必然引申出新的關系鏈條,明日請繼續(xù)關注OLED系列報道之“抉擇”篇�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