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大廠Nike、代工龍頭鴻海都積極投入穿戴裝置發展。工研院產經中心(IEK)預估,2018年全球穿戴裝置市場可�206億美元,裝置數量1.91億臺,臺灣電子廠商可建立完整供應鏈,搶食商機�
IEK經理彭茂榮預估,2018年全球穿戴裝置市場所需的零組件中,半導體就�37.7億美元,另外像電池、顯示器、相機模塊、機構、配件、組裝等非半導體市場,初估可�96.3億美元,是未來電子產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分析師許桂芬說,臺廠切入穿戴式裝置市場的模式主要為硬件廠與終端廠合作,象是零組件、組裝廠都積極與終端商合作。她認為,搶食穿戴商機的零組件廠商應以芯片廠、電池廠、面板廠為主�
彭茂榮指出,國內DRAM廠商正積極轉型消費性應用及低功耗應用,臺灣在穿戴裝置的利基型低功耗DRAM相當有機會�
此外,各種傳感器、嵌入式快閃存儲器、微機電及光感測元件等與藍牙、WiFi等傳輸技術也有商機�
再者,國內封裝廠看好行動裝置、物聯網、云端運算及穿戴裝置等發展前景,也持續投入系統級封裝等高階技術研發�
彭茂榮說,穿戴裝置產品應用廣,不只是國內大廠能做中高端的消費型產品,小廠也有機會接單生產利基型,如特殊型與工業用產品,目前已有多家臺灣廠商切入穿戴裝置產品供應鏈�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