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LinleyTech行動技術研討會(LinleyTechMobileConference)中一場座談會的小組成員表示,穿戴式裝置必須等到取得量身打造的專用SoC后才能邁向主流市�。目�,這個新興的市場還需要更清楚定義的應用案例以及可實現低功耗電池壽命的穿戴式裝置用SoC�
“我們必須找出一種方法來建立一個更吸引人的模式。為了取得成功,你需要正確的應用案例,而電池壽命也十分重要。穿戴式裝置還必須易于使用,以及與其他設備相容,”LinleyGroup公司首席分析師LinleyGwennap說�
許多穿戴式裝置也許會被視為時尚配件,然而它至少每月得充電一次的要求則令人望而卻�。LinleyGwennap表示,用戶希望他們的穿戴式置──從FitBits到GoogleGlass和家用醫療設備──必須十分具有時尚�,能以Wi-Fi或藍牙保持連接,永不斷�,而且具有超長的電池續航力�
當談及電池壽命時,人們著重的不是表面的規格,而是實際使用情況,高通公�(Qualcomm)產品管理總監PankajKedia表示�“光說低功率并不夠,你還必須定義環境與主動模式。但如果裝置無法持久,就糟糕�;許多用戶想要的是裝置可連續使用一星期、一個月�”
與電池壽命有關的大部份議題都來自于裝置的硬體元件。它所用的許多晶片都直接取自手機SoC的精簡版,但手機SoC所用的制程要求畢竟不同于智慧手表或健身追蹤器�
“智慧型手機的SoC具有不同的設計目標──但我們真的需要可穿戴式裝置也擁有那么多功能嗎?”SoC互連供應商Arteris公司行銷副總裁KurtSchuler質疑�“我們已經開始看到針對特定目標設計的SoC�......利用專為智慧型手機折衷電池壽命設計的省電SoC;以及適合超低功耗要求的新運算架��”
最佳化硬體是實現長效電池的關鍵──健身腕帶約需200-300mAH,而智慧手表約需300-500mAH電量。相較于智慧型手機采用多核心CPU的設�,穿戴式裝置可利用頻率低�300MHz的多種低功耗CPU組合。座談會小組成員表示,由于裝置螢幕較�,未執行App的裝置則無需使用繪圖核心�
“根據設計目標挑選以及選擇合適性能的模組至關重要,”Kedia��“針對實現永不斷線體驗的裝置而言,GPU的重要性次之,而訊號處理才是最重要��”
選擇正確的硬體堆疊與散熱方法,也是成功打造穿戴式裝置的關鍵因素。穿戴式裝置在平常使用時不應該發生過熱現��
然�,穿戴式裝置中常見的感測器已經出現在智慧型手機了,因而帶來一個這樣的問題:穿戴式裝置更適合存在用戶裝置生態系統的哪個位�?Schuler表示,在醫療、工業與軍事領域中找到應用案例以及合適的硬體,可能比在消費產品領域中更快�
穿戴式裝置無法拯救半導體產業。它只是一種演變而不是革�。它可說是我們經由先進硬體與軟體持續發展至今的一種延伸技術�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