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隨著面板漲價引發的電視漲價潮正讓彩電業陷入新思考期。奧維云網(AVC)最新數據預計,“2016年全年彩電零售量規模將達5075萬臺,同比增長7.5%”。然而,在力挽彩電業頹勢的同時,銷售額卻依舊深陷泥潭。“2016年三季度中國彩電行業市場盤點及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16三季度彩電市場零售量在同比增長8.9%的同時,零售額卻同比下降5.9%。
據了解,價格戰曾拖垮日系,卻在一路狂飆后難以剎車,2016年前三季度銷售額整體下降背后是電視價格一再探底的無奈。隨著面板的漲價和美元的升值,賣得越多意味著虧得越多。北京商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今年5月,40英寸全高清液晶電視面板報價90美元,現在報價135美元,實際面板的成本就達到了930元人民幣左右,面板的成本基本占據了電視制造成本的75%左右,這樣一臺電視的制造成本需1160元人民幣左右。但市場上大部分40英寸互聯網電視價格僅為1000多元,基本為賣一臺就虧一臺。
家電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低價已經成為互聯網電視切入彩電行業的敲門磚,高配低價幾乎是每一款互聯網電視品牌都要上的必修課。這導致傳統廠商在回擊的同時不免被拖入價格戰,繼而將整個彩電市場拖入低價泥潭。創維集團彩電事業部總裁劉棠枝認為,花了很多的時間、精力、技術和成本生產出來的產品卻賠本賺吆喝,無節操的低價模式是違反經濟規律的。
為擺脫低價給傳統廠商造成的傷害,一些廠商開始主打高端路線,因此彩電市場的兩極分化也日趨嚴重。
據三星公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家電營業利潤實現連續5個季度的同比增長,同比增長竟高達113%,這主要得益于SUHD和曲面電視等高端產品的強勁銷售。
目前在三星電視等品牌的引領下,彩電行業的增長動力也開始向結構升級轉移,傳統品牌開始挖掘中高端市場,三季度在6000-7999元價格區間的傳統品牌滲透率為65%,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個百分點。預計2016年5.5%的彩電產品更新換代率促使消費者需求差異化明顯,提高產品價值成為關鍵。消費者對電視硬件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外觀、畫質、系統和內容,產品升級滿足消費者需求,是價值挖掘的途徑。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