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面板大廠持續擴產,相繼投建高世代液晶面板廠,引發產能過剩疑慮。 大陸華星光電母公司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說,市場需求在增長,他估計全球未來五年,應可容納下四至五條10.5代、11代線,而效率和技術創新是勝出關鍵。
大陸前兩大面板廠京東方與華星光電正興建10.5代、11代線,加上日前動土的富士康10.5代線,可能集中在明后年相繼投產,外界擔心面板市場又陷紅海激戰。
TCL是大陸彩電龍頭,具大陸全國人大代表身分的李東生,于大陸兩會期間在北京接受兩家臺灣媒體專訪。
他說,過去幾年60吋以上產品增長較快,去年中國大陸跟美國也以65吋產品增長最快,大家都看好需求,鎖定65吋市場。 人均擁有量最大的美國市場,近兩年由中小屏幕轉向大屏幕。 但因供給較緊張,不能完全滿足歐洲及美國訂單需求,因此投建11代線。
他說,決定投資11代線時,已考慮京東方在建現狀,認為沒有產能過剩問題。 但他也說,若后面多幾個廠投入,情況很難說。
不過他無法左右對手行動,也相信富士康做過評估,若有產能過剩疑慮、不會冒進。
李東生說,面板市場將維持周期性波動,他計算過,以全球中期、約五年時間來看,四到五條10.5代、11代線,「應該可以容納得下」。 未來4K產品是標配,8K產品也有需求,不斷創新技術累積優勢、提高效率,是未來五年勝出關鍵。 換言之,要比速度、比質量、比性能。
對于曹德旺、宗慶后等大陸知名企業家抨擊大陸稅費高,李東生說,大陸去年開始對減稅降費力度很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回顧去年成績,全年減稅降費人民幣5,000多億元。
TCL去年銷售額逾人民幣1,000億元,成本降低人民幣9,000萬元,占比雖不到1%,但絕對數字已經很大。
減稅降費是今年大陸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李東生說,相信大陸政府很有意愿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因為現況是制造業面臨壓力大,投資利潤率也較低。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